春潮澎湃起,扬帆正当时。3月3日,学校召开新春第一会暨2025年度第一次行政工作例会,以深化改革之势开局,向全校释放了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鲜明信号,吹响了新一年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让大家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干起来、拼起来”的蓬勃之气。
校党委书记宣勇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回顾2024年重点工作并部署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宣勇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内涵提质”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七个聚焦”,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宣勇指出,要锚定目标、强化认识,以思想共识凝聚奋进动力。他用“谋(谋划)、改(改革)、收(收官)、大(大事)、要(要事)、喜(喜事)”六字关键词明确了2025年的工作主线。今年工作怎么干?如何干好?他强调,要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始终把牢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办学定位,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提升支撑和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和“重要窗口”建设的浙外能力;要始终强化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基于学科重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始终扩大开放办学,擦亮国际化办学底色,依托与北大的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聚焦重点、深化改革,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结合近期浙江省有关会议精神,宣勇阐释了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逻辑进路。他指出,要保持改革定力,坚定改革势在必行的信念,遵循大学组织发展的规律,找准学校发展的现实方位。要明确改革重点,基于学科推动学术生产关系变革,明确学科使命,推动学科组织化,提高学术生产力。要提升改革成效,围绕“七个聚焦”,把握改革的系统性,从而实现浙外治理的“化境”,即战略协同化、学科组织化、课程智能化、干部专业化、任务岗位化、服务市场化、文化国际化。
宣勇要求,浙外干部要践行省委“六干精神”,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以实干精神开创发展新局。

张环宙从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与北大合作取得系列成果、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年度综合考核工作顺利完成、过程性岗位管理不断强化、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全面构建、出海培训“显示度”有效提升、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推进、校园清廉文化建设持续加强、美丽校园建设有力推进等10个方面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
“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张环宙指出,今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决胜之年、“十五五”规划开局的蓄势之年,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奋进之年,也是接受省委巡视、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之年,更是建校70周年、改制更名15周年的喜庆之年。要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势,关注兄弟院校发展态势,看清学校内部问题短板,以改革之志推动改革之治,以担当之心扛起担当之责,以干事之能成就干事之绩,更好地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擘画的“蓝景图”转化为“实景图”。
张环宙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握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战略路径和与北大合作的战略机遇,系统推进改革攻坚,持续提升浙外能力,加快外语名校建设。具体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党建领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深化改革赋能,有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三是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加快内涵发展步伐;五是服务保障筑基,构建美丽和谐平安校园。她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在实干中创造价值,为建设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再立新功。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严齐斌宣读了获评2024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单位、年度考核“优秀”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名单,并主持了表彰仪式。会议对获奖单位、中层领导班子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战略处负责人汇报了“十四五”指标完成情况和2025年指标任务下达情况。8个二级学院负责人汇报了2025年“十四五”指标任务,并聚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AI的应用,提出落实“十四五”指标任务的改革举措和路径。春风已至,战鼓正酣,各单位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融入新年工作,开启奋进新程。

近期退下来的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教代会执委、工会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资产经营公司、跨境电商浦江研究院负责人,部分党代表,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参会。
摄影:赵振宇、施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