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学校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会



来源:校新闻中心 作者:编辑:时间:2009-04-10

[center]坚持科学谋划 推进特色发展
学校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会[/center]
  根据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学校党政领导带头做好宣讲工作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4月9日下午,学校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会,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作题为“坚持科学谋划、推进特色发展”的报告。报告包括了“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首场专题报告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院(处)两级理论中心组成员、处级领导干部、省市区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教代会主席团及执委会成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原校领导、离退休总支委员、校团委委员、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校长鲁林岳主持。
  针对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具体实践,姚成荣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在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的全局,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些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理念,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广大教职员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办学观和发展观两个根本性问题,学校从2006年起组织了科学发展论坛、管理创新论坛、创新创业特色发展办学思想大讨论等三次全校性的大讨论,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学校在推进改制转型、特色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校从2002年起不断探索科学定位,本着“要实现科学定位的发展、要实现有条件保障的发展、要实现有社会需求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理念和思路,努力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战略,突破发展瓶颈,谋划科学发展。学校的发展定位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报告第一次完整准确地表述了学校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五年奋斗目标。学校的发展定位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第三,学校实现了以育人为根本,促进教育教学的新提升。几年来,学校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靠师资力量办学,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第四,在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成效。加强了内部管理,进一步健全了教学、科研、干部、人事、财经、资产、基建、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坚持开放办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开展中德合作项目,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谈到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问题时,姚成荣强调,要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努力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准确把握“学校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制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校内原有积淀的和新产生的各种矛盾到了凸显期”这一我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进一步凝聚科学发展的共识,继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克服各种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在继续解放思想中统一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虚实结合、虚功实做。要进一步加快改制转型、推进特色发展,以改制迎评为契机,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以“顶层设计”的理念继续深化特色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教师业绩考核、民主管理、人事分配、基建、物资采购、招投标等制度,特别是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机制。
  姚成荣在报告中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推进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一是不断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要科学判断形势,尤其要有战略眼光和科学预计的能力;二是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准确把握发展的联系和过程,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四是不断提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制约、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难题;五是不断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
  最后,姚成荣用王国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来描述我校的改制转型的历程,指出我校改制转型正处于第二与第三种境界的临界点,鼓励全校教职员工一定要振奋精神,一鼓作气,打好改制迎评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