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畅谈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三十年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编辑:时间:2008-09-12

  2008年9月11日下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戴炜栋应邀来我校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外语教育·回顾与展望”专家报告,此次报告是我校开展“创新创业、特色发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戴炜栋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研究,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在报告会上,戴炜栋教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外语教育进行了回顾,客观阐述了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现状、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历程和显著成效、以及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正在实施的几项重大举措,分析探讨了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上海外国语学院为例,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见解。
  戴炜栋教授强调,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单纯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已经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新的历史时期,优秀的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各种社会挑战的中英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对外国文化的评判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融会贯通的能力等。能否培养出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宽阔的知识面,又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新一代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是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尤其是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戴炜栋教授还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近30年的改革历程,提出外语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差异,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发展新路。要注意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与综合类大学同类专业人才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域、市场对不同种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差异;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设置专业与课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本科为主,提高层次。总之,作为一所外语类院校,应牢牢把握住“特色”、“改革”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特色”是兴校之本,“改革”是立校之本,而“质量”是强校之本。浙江教育学院历史悠久,创造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发展前景美好,希望教育学院能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含)以上干部、副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民主党派负责人、正副系主任、教代会执委会成员及离退休校领导共150余人听取了报告。洪岗副院长主持本次专家报告会,他在总结时说,戴炜栋教授的报告信息量大、内容新,对我校的改制转型,今后的专业建设、专业申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学院、部门好好消化接收本次报告内容,并应用到学校的改制转型中去。
  报告会上,鲁林岳院长代表学校向戴炜栋教授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戴炜栋教授担任我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