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改善学习条件、让孩子们‘读上书’转移到了让孩子们‘读好书’上来。怎样让孩子们‘读好书’,责任在教师、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上!提升教师素质是下一步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让孩子们‘读好书’的关键!”在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首期省级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多次强调,要把提升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积极性放在教育发展的第一位。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从2008年至2010年实施以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要内容的“领雁工程”。至2010年,全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包括校长)的比例达到20%以上,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至少有一名教师或校长参加省级骨干培训;每一所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学科至少有一位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省、市、县三级农村骨干教师梯队。
首期省级骨干培训共有650名骨干校长和教师参加,分为14个班,为期二个月,由我校和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共同承担。5月20日,在我校举行了开班典礼。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邢自霞,校党委书记姚成荣、院长鲁林岳,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傅勤等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导师,实训基地代表,在我校和杭州师范大学两校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
刘希平在开班典礼上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些年,我省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素质提升工程”,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对21万农村教师的培训任务,对全体农村教师进行了一次全面培训。“领雁工程”是“素质提升工程”的延伸和深入,培训要加大强度,突出系统性和针对性,重点加强对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员至少要抽出一半时间在讲台上学习,培训单位将为每位学员指定指导老师,通过面对面的言传身教,让学员们学到更多口头理论难以描述的知识。刘希平希望全体培训学员们珍惜培训机会,集中精力,虔诚学习,严守纪律,做到认真听课、认真交流讨论、认真实践,真正学有所获。他要求各培训单位要精心组织好本次培训,精心设计课程,精心组织教学,精心安排好学员生活。省教育厅将对培训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和考核。
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代表我校对出席开班典礼的领导、来宾和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校作为一所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地方高等院校,一直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服务,为农村教育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和宗旨。过去三年,我校曾为“素质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作出了我们的努力,今天我们仍然要在“领雁工程”中继续发挥领军作用。为了确保“领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保质保量完成,姚成荣对我校参与组织培训工作的同志提出要求:一要团结协作,实现后勤服务、教学一线和行政管理“三方联手”;二要开拓资源,做好“三个依托”,不仅要依托我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还要大力依托实训基地学校以及其他高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三要创新模式,做到培训主体的“三位一体”;四要注重质量,确保“三个满意”,努力做到选择学员满意的教师、采取学员满意的方式、安排学员满意的内容,从而实现让我们的学员满意、让关心和支持我们的领导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培训功效。姚成荣希望所有参训学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导与反思的结合、交流与学习的结合、个人与群体的结合,通过培训学有所获、思有所悟、行有所得,真正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院长鲁林岳在开班典礼上宣布了首批名师名校长实训基地名单和受聘导师组长名单。刘希平等领导分别为“实训基地”授牌,并为基地导师、导师组长颁发聘书。
开班典礼上,全体人员默哀,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