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编辑:时间:2008-01-18

创新创业  科学发展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姚成荣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三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程胜松主持大会


  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月18日下午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创新创业  科学发展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的背景下,在学校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创业,加快科学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这次大会正式代表共102名。今天因事、因病请假1名,实到101名。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沈敏光,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赵克,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纪工委书记赵关君,省委教育工委干部处副处长李建章,省监察厅驻省教育厅监察专员、办公室副主任韩慰萍等上级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学校部分老领导、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学校的省十届政协委员也应邀参加了今天的大会,非代表的校各单位、各部门的党员中层正职干部列席了今天的大会。
  上级部门领导沈敏光、赵克、赵关君,本次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坐。
  校党委副书记程胜松主持大会。下午2时,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幕。
  沈敏光在会上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我校过去五年来在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学校这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我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在学校改制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十分关键时期召开的。希望全体代表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高度,积极主动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把两委工作报告审议好,把两委班子选举好,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也希望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以“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第十六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创新,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抓住改制转型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增强服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能力,发挥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努力为浙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姚成荣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教育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第三次党员大会以来的工作回顾;二、学校面临的新形势与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三、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报告回顾总结了学校第三次党员大会以来五年的工作。这五年,是学校在艰难曲折中积极探索、攻坚破难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为加快学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办学、育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五年来,学校发展定位日趋明确,办学空间有所拓展,育人能力逐步提升,继续教育开创新局,科研水平得到提高,队伍建设成绩初显,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报告分析了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经过十到十五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成为浙江省涉外应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基地、国际教育交流基地、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并根据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特色的同时,以外语外贸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培养复合型涉外应用人才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品牌亮校、开放活校、和谐兴校”五大战略,努力把学校改制建设成特色明显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为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报告强调,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始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集群发展、重点发展、和谐发展的原则,咬定目标不放松,求真务实不动摇。
  报告明确了学校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一)加大攻坚力度,全力建设新校区。解决发展空间是学校实现改制的前提。小和山校区建设项目是学校实现改制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性建设工程。我们要在上级的领导与协调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尽快启动和实施小和山新校区基本建设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标准。(二)积极创造条件,着力培育新特色。要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品牌亮校战略,努力形成新的学科专业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服务基础教育,巩固发展传统特色。要依托省师训干训两个中心,切实加强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强化中心的指导辐射和组织协调作用;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服从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使学校真正成为全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四)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努力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五)坚持开放办学,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坚持开放办学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实施开放活校战略,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开放办学新格局,为建设涉外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教育交流基地而积极努力。(六)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办学治校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和谐兴校的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
  报告强调,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学校确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要加强思想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新实践;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担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基础保证;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学校特色发展保驾护航;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建适应学校特色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
  报告最后强调,加快改制转型,推进创新创业,实现特色发展,这一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浙教院人的肩上。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排除万难谋发展,齐心协力创新业,奋力开拓学校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