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我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首期四门课程入列



来源:校教务处 作者:编辑:时间:2008-01-22

  1月16日,我校召开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评审会议。进行校级教改项目立项、检查和精品课程评审立项。会议由副院长洪岗主持。
  经教师本人申请,学院推荐,此次共有25个课题申报校级教改项目,11门课程申报精品建设课程,另有14个已立项的教改项目参加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
  由副院长洪岗、各学院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和校教务处长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仔细查看、评阅各申请人和参评人的申报材料,验收材料和课程网站,从选题的意义性、内容的科学性、计划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创新性等方面,对教改项目申报课题进行评比,对照《浙江教育学院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标准,对精品建设申报课程逐项评分。经过评委们的严格评审、筛选,最终,“基于观察诊断技术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刘力),“英语听力自主训练学习资源开发”(卢雪瑾)等16个项目被列为2007年度下半年校级教改项目立项课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育学》等4门课程被列为精品建设课程;14个已立项的教改项目全部通过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
  在本次评审中,我校首次启动了在原有的重点课程建设基础上发展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开展以单门课程为主进行的精品课程建设,建成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对于促进我校专业建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建设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注重专业(学科)、教师队伍、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力争建立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专)科课程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抓好学校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努力建立以学校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新一批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的确立,对推动我校的课程建设积极同国家、省精品课程建设接轨,促进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