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中德专家“号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校党委宣传部 作者:编辑:时间:2006-11-13

  11月8日至9日,中德合作项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在浙江教育学院举行。来自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专家们与我省各地师训干训中心的专家代表120余人济济一堂,为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号脉”。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杏仁、浙江教育学院院长鲁林岳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师训中心主任、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徐颂列主持会议。

  何杏仁在研讨会上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在当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有利于提高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培训工作抓得扎实的地方,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就更顺利,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就更适应。何杏仁要求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及下设项目单位继续本着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认真做好项目合作工作。
  鲁林岳在会上讲话,他说,浙江教育学院作为全省骨干教师、教育行政干部、高中教师的培训龙头基地之一,始终坚持把满足教育改革需要和满足教师发展需要放在第一位,努力服务于全省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新课程的培训中,省师干训中心依托浙江教育学院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资源,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和高中新课程局长、校长、学科教师等的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而此次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研讨会,将对今后的新课程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讨会期间,与会中外专家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老年教师培训、新课程背景下的“研训一体”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培训者培训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师培训等4个专题展开了讨论。
据悉,中德合作项目至今已有18年历史。期间,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我省已经成功进行了6期教师培训方面的合作,并且连续召开了9次主题鲜明的研讨会。依托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浙江教育学院的资源,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多次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和高中新课程局长、校长、学科教师等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为我省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