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钱江晚报共同主办的“田野大课堂•教授春节下乡送文化年货特别行动”, 2007年2月1日在我校展开。1月31日下午,在学校第一会议室,副院长徐颂列等20位教授郑重地在“田野大课堂•教授春节下乡送文化年货特别行动”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钱江晚报记者跟随教授们陆续启程,奔向田野,全面展开文化年货特别行动。下面是钱江晚报2月1日和2月13日的相关报道。
(师干训中心 供稿)
回家!教授!带上你的文化年货
——本报携手浙江教育学院20位教授今起奔向田野
钱江晚报2007年2月1日14版 记者 沈蒙和 梁建伟
本报讯 “这个寒假,我要去看看淳安水库边的小学。”“我打算给开化的乡村老师做一次心理辅
导。”“不知道岱山农村班主任生存现状怎样,我去瞧瞧。”……昨天下午,在浙江教育学院会议室,该校副院长徐颂列等20位教授郑重地在“田野大课堂•教授春节下乡送文化年货特别行动”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明天起,本报记者将跟随教授们陆续启程,奔向田野。
中央1号文件激动人心 自去年12月8日本报发出“杭城教育反哺乡村”号召以来,得到杭城100位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响应,与浙江100位乡村教师结对,并于当月16日在桐乡上了田野大课堂的第一课,省教育厅、杭州师范学院的教授专家们一起和本报记者体验了别有风味的田野大课堂。
从今天起,流动的田野大课堂又将在2007年新春迎来它的第二课。“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央2007年关于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于1月29日下发,连续4年同一命题,锁定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教育为培养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持。为此,本报与浙江教育学院20位教授共同发出倡议,希望教授们利用寒假回乡的时机加入田野大课堂的队伍,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助一臂之力,在城乡架起互通立交桥。
据悉,浙江教育学院去年在温州、湖州和丽水等地开展了支教活动,共有8725名教师直接参加培训。听课的老师们说:“能在自己的家门口,零距离接触名师,实在是一种享受。”所以对他们来说,下农村是一种常态,但这次春节下乡,透着一股不一样的年味儿。徐颂列副院长说:“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的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
教授的年货都与众不同 这回,大学教授们将从明天起陆续启程,赶赴常山、淳安、松阳、景宁等地,送上最有文化味的年货:该校人文学院教授朱仁宝打算回老家海宁谈桥乡寻访当年自己亲手创办的学校,她告诉记者:“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因为隔着条河,那时孩子们要上学都得撑船摆渡,好想看看学校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再和现在的校长老师们一起谈谈学校的未来。”
教管学院教授汪潮则记挂着:“城里的孩子从小学起就开始请家教了,可农村娃没那么好福气,我到老乡家给他们孩子当回义务家教。”
信息学院院长王治文教授正在寻找浙江省规模最小的小学、海拔最高的小学、离杭州最偏远的小学,他打算走进去了解,并利用自己计算机的特长看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可行性。
高亚兵教授要走进衢州留守儿童的家,她是带着省妇联的一个课题下乡的,同时也要利用自己心理学的特长,给当地教师做一次心理辅导;肖远军教授则想跟随松阳农村教师做一次家访。
本报记者明天就将陆续跟随这些心系乡间的教授们远行,送一瓣心香,上一堂田野大课堂的新春特别一课。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
带上年货,教授上山下乡
■记者 张谷风 沈蒙和 梁建伟 袁春宇 钱江晚报2007年2月13日8、9版报道
农村兴则城市安 ,支农惠农就是帮我们自己富裕的路径,要靠有素质的新农民。带上文化,做乡土人才的推手。
如果你有拯救乡村的冲动,如果能够给予物质以外的给予你践行的,是重构新农村的文化自信。
回家!教授!带上你的文化年货!从上周开始,本报田野大课堂第二课陆续在全省各地开课,怀揣着中央新农村建设2007年的1号文件,本报记者跟随浙江教育学院20位教授奔向田野。
昨天,教授们把他们一周来的下乡亲历发送到本报,我们来看看他们送出的文化年货中不中用,他们此行看到的乡村教育现状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城乡互动立交桥还需要怎样的架构,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教授回乡行中找到答案。
如果我们真的要关心新农村建设,送书送钱送礼都是一时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得有一种使命感,重构新农村的文化自信,这就是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团下乡的目的。而且,我们非常高兴地从徐颂列副院长口中得知,他们已经把这种下乡变成常态,和每一位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
■常山站
与县长畅谈教育理想 ★地 点:常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志愿者: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徐颂列教授
★始发时间:2月5日
★调研主题:常山去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目标,由此可见当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但常山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和困难。
★年货品种:与常山县县长徐焕凤共话常山教育的理想蓝图;赠送教学工具书和学习用书500余本,价值8000余元。
★教授感言:我对常山有感情。我搞师资培训,对常山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几点建议,就是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近期与长远结合。既要做好当前急需的各类教师培训,又要尽快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使培训更有层次、更有实效;
二是全员与骨干相结合。既要立足全员、着眼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培养精英、突出重点,强化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是业务与师德相结合。既要抓好教学业务培训,又要做好师德的强化与提升,使广大教师对育人更加有感情、对工作更加有热情、对事业更加有激情。
■松阳站
上课放光盘,孩子最喜欢 ★地 点:枫萍乡高亭小学——丽水最小最偏远的村小
★志愿者:浙江教育学院信息学院院长王治文教授、松阳电教馆长郑方根
★出发时间:2月5日
★调研主题:松阳县在丽水地区是教育经费最困难的县之一,尤其是教师收入,据称全省最低,而枫萍乡又堪称松阳最贫穷的地区。我们带上这些光盘,是想看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现状。
★年货品种:新购置的文具书、体育用品,最重要的当然是光盘——有识字、拼音、算术口诀,也有生活、卫生、自我保护常识,还有儿歌、舞蹈、卡通。
★精彩瞬间:学校全称是枫萍乡中心小学高亭校区,位于松阳、遂昌、龙泉三县结合部。是目前枫萍乡唯一的村小了,只有两位老师,约30名学生。
看到我们来了,陈可信校长和季海根老师带着学生们像过节般高兴。在一个陈旧的教室里,我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这个山村小学的见证。一个硕大的机柜,上面是一台34寸的大屏幕彩电,下面可以加锁的一格橱中放着一台海尔商标(农远工程中标)的光盘播放机和一些光盘。
季老师拿出了他们自己制订的管理和使用规章,都是他自己工工整整手写的,这个学校还没有电脑。与规章叠在一起,还有使用的记录,看得出几乎每周都至少使用一次,不少周有两次。我们特意问了学生,问他们喜不喜欢上课时放的光盘,他们几乎是齐声喊“喜欢”!问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时,他们就七嘴八舌了,有的说看到了海龟,有的说看到了刺猬。山里很多人说不好普通话,但孩子们的普通话都不错。这部分可以归功于这台电视机和光盘的作用。
★教授感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们高兴,但有两点值得我们做得更好:政府虽然免费配发了几百个小时的光盘资源,但在缺乏辅导、咨询和交流、合作的条件下,哪怕要弄清楚哪些资源教学真正有用也是困难的。还有一个目前还没大规模浮出水面的问题是,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电视机一般较耐用,但光盘播放机就不好说了,坏了不能及时修,一个“农远工程”的点就会瘫痪。
“农远工程”国家很重视,投入也很大,但受到的社会关注却不多,甚至教育界都鲜为人知,受到的学术关注就更少。有限的交流和会议,停留在宏观总结、汇报式的多,直接深入教学和应用的少,一线教师受益有限。事实上,信息化和远程教育最大的获益者可以并且应该是农村、山区和海岛,因为只有当这些地方的学生和老师能够平等享用到同一信息资源时,他们才得以跨越地理的障碍而追上城市的脚步。
■岱山站
“皮”孩子怎么教好 ★地 点:岱山县岱西镇怀慈小学
★志愿者:浙江教育学院吴卫东教授,小学数学专家
★始发时间:2月6日
★调研主题:吴教授带着“班主任的参与式互动培训”主题下乡。因为知识点的传授是有限的,学校教育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是班主任。
★年货品种:到怀慈小学为25位老师举行参与式互动培训;赠送新书包。
★精彩瞬间:在万亩盐田中间,视野掠过田边雪白晶亮的盐堆,就是怀慈小学,岱山县岱西镇的中心小学。放寒假了,小得不规整的篮球场里,一群农村娃正玩得满头汗、满身土。
我们一到,就组织等候多时的25名老师分成5组,马蹄形围坐,写出各自最受困扰的教育问题;然后把40多个问题集中归纳为四类张贴到黑板上,再招“标”请老师们重新组合找到问题的成因、不解决的后果以及解决的方法、策略等,再谋求共同的突破。
其中,老师们最集中的问题是,如何对行为有偏差的孩子进行教育,特别是家庭离异子女的教育;再就是如何对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保持热情,而不至于因为身心俱疲丧失职业信心。
现场,吴卫东教授娓娓道来,老师们频频点头。其实,方法还是那些方法,话也还是那些话,但是,有不同的视角,一帮人坐在一起,集体谋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家都觉得豁然开朗。那种专心、热情和投入劲儿,全然像群好学生。
■遂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