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保障创新研究”推进研讨会在杭举行。副校长李安出席研讨会并作总结讲话。

浙江省法制委员会、中国法学会立法研究会、浙江省法学会、浙江省司法厅、杭州海关、浙江省新时代自贸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以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浙外“一带一路”学院、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共同主办。主要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草案)》的研讨交流,旨在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为实现以法治适度有序引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李安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对课题组的工作表示肯定,并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研讨会作出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回应社会之问,学者之思,建议团队进一步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聚焦自由问题、适应性问题、体制问题和技术问题,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浙外科研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科研成果以及相关学院的建设发展等情况。
课题负责人,浙外 “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负责人作题为《中国特色“特别授权法”的应然与实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的精神解读》的主旨发言。
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前期研究成果,紧扣条文修改建议作了深入说理。他们阐述了个人对本次立法的原则和目标等的理解,指出在改革创新、容错机制等方面“海南自贸区港法”仍有增进的空间。
在听取课题组成员汇报后,与会专家作了交流发言。专家们分别结合自身研究和实务经验,对“海南自贸区港法”的重要意义作了解读,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和立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中国特色自贸区(港)建设思路、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如何保障“六个自由”及如何对接国际最高经贸规则等。并对课题组如何深入推进课题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片由“一带一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