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5月17日,副校长柴改英赴东语学院、西语学院、中文学院调研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4月13日下午,柴改英赴东语学院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她强调,学院要把“三全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逻辑,兼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的刚性要求与浙外的个性要求。同时,她以东语学院日语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照《国标》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细致研读,逐条比对,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参照的四项“核心规格”。她指出,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关于培养要求,要设置有效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大体系的建立及其培养;关于课程体系,要将领域与课程群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缺一不可,并把握好课程间的逻辑体系,做到培养要求与课程形成良好有效的支撑矩阵。

4月19日下午,柴改英出席西语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会上,柴改英带领老师们精读2020级培养方案,表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站位要高、担当责任、严肃严谨、扎扎实实。她指出,要对标一流,落实“三全育人”;在修订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培养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体系性,将《国标》的刚性要求与浙外的个性相结合。她建议,要区分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培养要求要有有效的知识结构;要做好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培养的要求需要具体课程的支撑;要完善课程关系图。

5月17日中午,柴改英赴中文学院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开展调研指导。柴改英结合省委巡视组的意见反馈与学校自查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与不足,介绍了学校的整改思路与行动计划,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遵循“基于需求、根据国标、面向一流”的总体原则。她指出,要突出学院的主体性,把“三全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兼顾学科和行业岗位需求,注重课程的体系性、突出反向(超前)设计,体现国家标准的刚性要求与鲜明的浙外个性特点,内涵具体、表达具象、画像清晰。同时,她以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聚焦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观测点,就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入指导。

参会人员围绕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展开讨论。教务处、评估处、学院相关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等参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