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砥砺奋进这五年】聚焦“三地四域”,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助力浙外高质量发展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回顾



来源:科研处、学科办 作者:编辑:姚祥燕、郑周璇时间:2024-04-13

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学校推出“砥砺奋进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三地四域”,推进“五职五建”,深化“实院强系”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迎接第三次党代会的浓烈氛围,激励全校师生开拓奋进、追求卓越,奋力谱写推进学校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本期推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篇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围绕“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推进服务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建设,不断强化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硕士学位点培育,以特色发展为导向,搭建跨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以学术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学科实力稳步提升

立足“三地四域”战略布局,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区域国别学为引领,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初步呈现。聚焦特色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区域国别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应用经济学等6个学科获批“十四五”省一流学科(B类),入选学科数创学校历史最高,区域国别学成为省内唯一入选的一流学科。

二、学位点建设扎实推进

成立申硕工作领导小组及申硕工作办公室,制定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申硕攻坚方案,强力推进申硕工作,学校被列入《浙江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2022-2026)》,高质量完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翻译、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围绕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开展相关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培育,积极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导师培养,向教育厅争取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175个,有序推进与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三、智囊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依托一流学科建设,以特色发展为导向,成立环地中海研究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形成聚焦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丝路电商研究、大运河国际研究、区域教育治理等特色的科研机构布局。依托二级学院,积极探索科研机构与学院、学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省部级平台快速增长。入选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环地中海研究院获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高校新型智库;阿拉伯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社科联新型智库培育;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

环地中海研究院获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成立教育治理研究中心。

四、科研组织力与产出不断提高

积极策划中华学术外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研究选题。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权威论文、科研经费等均取得跨越式增长。5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实现了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高水平项目零的突破。聚焦标志性成果打造学术精品。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9项(含参与1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出版专著13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1篇,其中权威101篇、 一级113篇。首个国际专利获得授权。积极动员全校教师,组织《走进“一带一路”丛书》128个国家的编写工作,邀请驻外大使或参赞参与丛书写作,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立项38项,首批出版7本著作入选“2020浙版好书TOP30”。

宣勇教授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

宣勇、张环宙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已公示)。

张环宙教授获文旅部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宣勇教授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编著《走进“一带一路”丛书》。


五、国内外学术圈不断扩大

学校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文旅服务行业中外交流研究院。被省委统战部授予“浙江省华侨华人研究会综合研究基地”。与省商务厅共建浙江省贸易摩擦应对研究中心,与浦江县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外国语学院跨境电商浦江研究院。成立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大运河国际研究中心,建立大运河国际研究中心桐乡观测点。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成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高中)的委托单位,成立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名家思想研究分会。举办“共同富裕与休闲”国际学术研讨会、“教育治理与国家高质量教育发展”国际会议等460余场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论坛,共建国际合作科研平台7个。

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签约共建研究院。

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外话语语用研究院揭牌。

举办开放浙江与“一带一路”建设智库论坛。

举办“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专题会议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论坛。

举办全国首届跨境电商教育与电子商务发展论坛。

举办第九届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

举办教育强国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举办华侨华人与浙江共同富裕国际学术会议。

undefined

浙江省贸易摩擦应对研究中心成立。

六、科研服务重大需求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与亚组委、省发改委、省外事办、省商务厅、杭州市外事办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全国“两会”重要文件翻译工作以及G20·杭州峰会宣传用书等重要资料的编译工作。由我校教师牵头,学校参与起草了浙江省第一个针对市域的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的地方标准《杭州市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导则》。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区域教育治理”“跨境电商”等浙江范式的实践、研究与国际传播。咨政报告获国家级领导批示数实现从0到7的突破,其中,中央主要领导批示3项,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及应用采纳85项。2020年疫情初期,以国际化视角开展“科研抗疫”,专注海外疫情舆情、涉外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华人华侨留学生生命安全等对策研究,编发研究报告、疫情简报等340余篇,34篇获厅局级部门采纳或领导批示,其中省领导批示10人次,为浙江省疫情研判与防境外疫情输入提供智力支持。承担并完成省发改委“对标对表德国跟踪研究工作方案”课题研究和《浙江省“一带一路”国别投资指引(德国)》的编制工作。

宣勇调研指导浙江省现代化普通高中评估工作。

举办“Internet&Canal:互联网背景下的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乌镇咖荟。

与浦江县政府共建跨境电商浦江研究院。

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启动仪式。

举办浙江省侨界智库联盟学术交流活动。

学校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杭州市规范公共外语标识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赵伐教授接受杭州电视台采访。

七、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加强

积极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社科赋能行动等需求,发挥校社科联引领作用,不断加强选题谋划、团队建设。组织“八八战略”多语种翻译,推进“历代绘画大系”等的国际传播研究。围绕国际传播、数字经济、文旅融合、基础教育治理等主题,赋能县域共同富裕,积极打造“社科赋能:浙外在行动”品牌。通过课题资助、选题备案、专项课题申报分享会、建立工作交流群等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加快“社科赋能”整车推进,先后组建50多个专家团队分赴不同县域开展调研,年度“社科赋能:浙外在行动”、“循迹溯源”等立项19项省级课题,成果获省市县领导批示34篇,被近70家单位采纳,助力下姜村成功申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获得媒体广泛关注。深度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被省教育厅通报表扬,获省社科联社科赋能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专家团队表彰。

召开校社科联学习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座谈会。

学校获省社科联社科赋能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专家团队表彰,并现场作经验分享。

学校教师在溯源新思想·“推进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泰顺实践”理论研讨会上分享经验。

组织开展“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专题分享。

浙外与浙江卫视、浙江大学共同制作的英文纪录片《宝藏》—《盛世修典》海外版登录央视CGTN纪录频道。

八、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推进

召开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部署会,通过持续开展有组织的高层次项目和成果培育工作、博达青年教师科研提升专项申报、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加入科研机构、探索建立科研导师制度、开展“四大领域”研究系列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科研规划、指导研究方向、引领学术成长。策划并组织“大咖谈学术”讲座系列和“Coffee time: 听青年教师聊学术”博达沙龙系列,开展高层次项目申报解读、高层次成果奖培育、高质量论文撰写等培训,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帮助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发挥科研领军人才在团队中的头雁作用,组建团队帮扶青年人才学术成长,入选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人,共立项省哲社领军人才培育专项重大课题3项(带动10名青年教师获得省部级课题立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占比近50%,第二十二届省哲社成果奖获奖占比75%。

召开校社科联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部署会。

举办“大咖谈学术”讲座系列活动。

举办“Coffee time: 听青年教师聊学术”博达沙龙系列活动。

九、名刊建设持续发力

围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国际期刊、智库学术品牌等统筹推进名刊建设,《学报》顺利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栏目在第七届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活动中获得“特色栏目奖”。举办西湖外语论坛,打造学报学术交流品牌,引领学术前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主办Internet Pragmatics国际学术期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品牌。加强智库名刊建设,《环地中海学刊》《阿拉伯经济研究》《中沙合作与浙江机遇》《拉美研究论丛》《区域教育治理研究》《“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等学术品牌不断推出。

《中国教育治理研究》《区域教育治理研究:现状与趋势》首发式。

《拉美研究论丛》发布仪式。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报》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英文学院主办的Internet Pragmatics国际学术期刊。

未来,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服务新型国际关系,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以区域国别学为引领,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为支撑,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特色的学科体系。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构筑浙外优势特色及不可替代性。持续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推进智囊高地建设,释放科研创新转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