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浙外故事】以语言为帆,她们乘风破浪的圆梦故事 ——2024届毕业生的考研追梦故事(二)



来源:宣传部 东语学院 中文学院 作者:黄合意 赵佳惠编辑:郑周璇、姚祥燕时间:2024-05-23

编者按:他们以浙外为起点,怀揣着开放视野,用超越的姿态,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星光不负赶路人,如今他们乘着知识的翅膀,准备启航新征程,奔赴那更为广阔、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天地。如何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他们将用实干与智慧书写精彩答案。栏目本期邀请已经成功考取研究生的部分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在逐梦过程中的青春故事。


在“浙”里,你有志同道合的老师与伙伴,携手遨游知识的海洋;你有出国交流的机会,走出国门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以语言为帆,从“浙”里启航,引领青春的航向驶向憧憬的远方。


米博闻 朝鲜语专业 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语口译专业硕士

过去的米博闻也是“口语困难户”,和很多语言初学者一样,对开口表达非常害羞。直到参加了学校和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的交换项目。语言课上,留学生们的发音各有不同,但每个人用韩语勇敢表达个人观点的自信深深感染了她。在韩国大邱一年的交换学习生活中,她的每一天都充实又新鲜。她每天都在“沉浸式”全方位地感受韩语和韩国文化,也更能理解不同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差异。“有一位专业课老师,上学期我选她的课,感觉她上课讲话就像‘机关枪’。当我下学期再选她的课时,她讲的每句话我都能听懂了!”米博闻笑着说,参加交换项目后的她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都突飞猛进。在深入感受韩国的学习生活后,想要在韩语专业深造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作为“P”人(mbti性格测试中更倾向于“随性”和“感受”的性格),她不给自己设定严格的复习时间表,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状态来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如果专业课学习正在状态,就一直复习专业课程;如果背书状态不佳,也会听听韩语演讲适当放松。曾经在韩国留学相识的“学伴”,也为她考研之路助力。她也有辛苦、疲倦的时候,但图书馆五楼共同复习的考研“搭子”们会互相鼓劲。“今天也加油叭!”这样的加油小纸条,让这段共同奋斗的时光充满了美好。考研结果尘埃落定,米博闻也没有休息,正在一家游戏公司做韩语本地化运营实习。她想更多地拓展自身视野、了解市场需求,让未来拥有更多可能。


杨换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考取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

白雅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考取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方向)专业硕士

邓嘉欣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考取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

在浙外雅仪苑5号楼316宿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杨换杰、白雅洁、邓嘉欣3人同时收到了北京语言大学专业硕士的录取结果。姐妹花在浙外相伴四年,又即将在首都共同开启研究生学习生涯。

浙外的四年,她们忙碌并充实着。在辅导员郑王梁老师的眼里,杨换杰是“学霸”,她学习成绩优秀,担任了4年班级学习委员,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连续3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获省政府奖学金,并2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白雅洁是志愿服务“达人”,她曾担任学院党员之家负责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也留下了她志愿服务的身影,是学院的“十佳志愿者”;邓嘉欣是组织活动“小能手”,她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实践的同时,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热心服务班团集体,也组织多次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过程中,语言学的多样性让杨换杰看到了文科的另一面,“语言学+”交叉学科深深地吸引了白雅洁,而邓嘉欣更加希望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继续深入研究。在了解到北京语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的高校,学校的语言学和国际中文教育两个专业都是王牌专业时,3姐妹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定在了北京语言大学,早早就约定携手共同前进,圆梦“北语”。

3个人一同备战考研的寝室是什么样的?雅仪5号楼的316寝室告诉大家,她们主打的是“快乐学习法”。考研前期,每周大家会抽出一个下午和晚上,一起出门或休息放松心情;后期进入“备战”状态,大家结束在图书馆的复习,回到寝室后会一同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互相解疑答惑。考研期间的一些关键节点,大家也会互相提醒注意事项;有共同的复习资料,也会毫无保留的一同分享共同进步。杨换杰非常自律,“卷王”用超高的执行力感染了大家提高学习效率;邓嘉欣擅长收集整理资料,经常分享收集到的公共课学习资料,帮助大家打破学习“信息差”;白雅洁成为了“情绪价值发射塔”,在大家情绪低落时给姐妹们加油打气。她们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在备考过程中当有难以坚持的时刻,成为彼此的支持,互相打气后继续前行。

成长路上,她们特别感谢中文学院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每一位老师同学。在这里,她们遇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班主任温涵老师,以言传身教让她们体会学术的严谨;她们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班级同学,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收获了共同成长的友谊。未来,3朵姐妹花将继续在中国语言文化的专业海洋里畅游,让青春之船驶向更辽远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