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学校召开区域国别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副校长、党委委员毛振华主持会议。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钱乘旦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浙江外国语学院新型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学术院长姜锋教授等区域国别学领域权威专家应邀到会指导。
与会专家对相关汇报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与反馈。钱乘旦教授建议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加强对象国基础知识及人文社科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翟崑教授提出课程设计需突出实践性与演进性,强化问题导向,同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刘鸿武教授强调需构建学科交叉的融合机制,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与学生基础能力接轨,严控课程与教材建设质量。姜锋教授指出应秉持“精外语、通国别、会专业”初心,优化语言教学与专业研究的融合路径,同时加强校级层面的协调管理。
毛振华感谢与会专家的精彩点评,指出建设高水平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仍需全校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他表示,浙外将以国家战略和浙江开放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精准滴灌,强化学情分析,根据生源特点科学设定战略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聚焦融合,统筹配置人财物资源,健全跨学科、跨学院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持续优化与统筹布局,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确保人才培养与学位点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打造区域国别学的浙外模式。
区域国别学学位点负责人、《区域国别学概论》授课教师代表分别汇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设计情况。与会人员就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方向凝练优化、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布局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研工部、研究生院(学科办),科研处,区域国别学相关负责人与《区域国别学概论》授课教师代表等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