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12月24日,浙外在做什么?



----和山立志,浙外为学生成长赋能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杨秀中编辑:宗和时间:2019-12-24

 1224日,浙外在做什么?

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厚德楼102会议室。

和山立志不是立空志,要用行动实现目标,用脚步丈量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大一适应在浙外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大二在语言能力有较大提升,大三拓宽知识和视野,掌握旅游、人文、社会、经济、贸易等知识,成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大四申请国内、国外硕士研究生,在西班牙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我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做一名“名师”(有名的名),更要做一名“明师”(明德的明)。争取在校期间,每年得1次奖学金、看10本名著、听10场讲座,发表1篇学术性论文。”

……

一个学生接着一个学生,他们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对着台下述说着自己的志向。

原来,这是浙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会暨2019级学生和山立志铭志仪式现场。

出席仪式的有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洪岗,校党委副书记赵文波,副校长柴改英,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徐勇,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学生代表共计80余人。


7962E

 


什么是和山立志?

仪式开始前,师生们就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会场入口处的“和山立志”立志旗格外亮眼,师生们纷纷在旗上写下誓言,并拍照留念。

针对和山立志,师生们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山立志,就是要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在实现自己‘青春梦’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和山立志,就是要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富有时代责任感的新青年”“和山立志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成才条件”……

诚如师生们所言,浙外的“和山立志”是持续深化学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激励学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的有力举措。

浙外的“和山立志”旨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让国家满意、社会赏识、家长高兴的新时代大学生。

聚焦导读,明方向、立志向



仪式第一部分,校党委书记宣勇带领师生,共同品读新生入学第一本教科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为什么要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宣勇结合自己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体会感受,阐述了学校开展学习教育的“初心”:一是大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到学有成效,特别是让青年学生党员学有成效;二是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针对性,从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来看,榜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初心既定,那青年学子又要向青年习近平学习什么?“坚定信仰,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弘扬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坚持修身,磨砺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坚毅奋斗,锤炼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宣书记说道。

“在书的第170-171……近平追求进步,要求入团,但他这个事情却是一波三折……”“当上村支部书记后,青年习近平运用所学知识,带领乡亲们打坝、挖井……” “青年习近平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 “寒冬腊月,土地都冻得硬邦邦的,只能用炸药炸开……但青年习近平以身作则带头干,自己卯足了劲,也鼓励大家努力干活。”寥寥数语,积极上进、不轻言放弃、以身许党的青年习近平的形象跃然在同学们眼前。

导读案例丰富、画面感强,唤起了同学们的深思。大家深受启发和鼓舞,明确了努力方向,暗自立下了志向,并纷纷围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奋斗立志等主题积极踊跃发言,与校领导交流感悟和体会。



 

“坚定理想信念,重在科学理论的武装,重在高尚品格的涵养,重在艰苦环境的磨砺,重在批判方式的自省。”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十分注重运用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于小语种学习,我非常推荐这样的读书方法。”……书记校长向同学们耐心解答并给出建议和意见。


聚焦榜样,激励人、影响人



学习教育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励着青年学子砥砺奋进,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仪式的第二个环节,呈现了一位参加“两项计划”的毕业生以及一位毕业生家长的感言。

20177月,我从母校毕业,来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马达乡人民政府工作……当我熬过了没水没电没网没炉子的-35℃寒冬,住过了黑暗阴冷的房间,忍受了高寒缺氧、黄沙漫天的环境,挺过了头疼欲裂、彻夜难眠的夜晚,我更加深刻理解了青年习近平当时的处境。电商学院、科技学院2017届毕业生张湘鹤同学给母校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湘鹤着重谈了学习教育对她的成长带来的巨大激励与影响。徐勇现场宣读来信。

“‘妈,我立志了。她进大学学师范专业,是我们强烈鼓励她后她填写的志愿,她原来对这个工作并没有很大热情。我以为她有了新想法,又担心又好奇的问:立了什么志呀?没想到她坚定地向我们说出了我最想听的话:妈,我还是要当一名老师!而且她还补充了一句,说是要当一名有情怀的老师。中文学院2018届毕业生陆偲佳同学的妈妈,现场分享了女儿在校参加学习教育后的成长变化。我的女儿能有这样的进步,都是在学校各位领导、老师的培养教育下取得的……”语句中透露着自豪、骄傲以及对学校的感谢。

现场聆听身边人的事迹,新生们深受鼓舞。大家为身边的这些榜样感到骄傲,同时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积蓄干劲与能量。

聚焦赋能,勤圆梦、助圆梦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学习教育的感召下,我校学子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信念坚定、勤奋苦读,在和山脚下、美丽浙外纷纷立志。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学校主动回应学生立志成才的诉求。赵文波在主持时强调,各部门要坚持服务育人,提高服务育人能力;全体教师要坚持铸魂育人,助力学生勤于圆梦;广大浙外学子要坚持勤学修身,树立远大志向。仪式上,教育学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作代表发言,表示将为学生成长赋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让国家满意、社会赏识、家长高兴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立志书和承诺书收藏仪式环节,师生们郑重地将刻有宣书记手书“和山立志”字样,刻有浙外校训和自己姓名的印章取出,在水墨和山的立志书和“为学生成长赋能”承诺书上盖下印章,同学们勤于圆梦的坚定决心和教师们助力学生成长的坚定信心也同时铭刻在了心里。随后,同学们整理好衣领、摆正校徽,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依次将立志书投入“和山立志”箱中。各学院领导也将“为学生成长赋能”承诺书投入其中。



当从书记校长手中接过“和山立志”收藏证书时,同学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和宣书记握手了,有点小激动!”“到今天又跟校长近距离接触,还被颁发证书了”“和山立志,志必有成”……同学们仪式后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喜悦和收获。


 

随着校领导与师生合影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导读会和铭志仪式告一段落,但同学们在浙外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故事将以更加精彩的姿态在浙外延续。


摄影:陈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