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浙外成立环地中海研究院并举行首届环地中海发展•西溪国际学术会议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杨秀中编辑:宗和时间:2019-12-28

 冬日暖阳,群贤毕至,高朋满座。1228日,来自政府部门、领事馆和全球各地的环地中海研究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于小和山下,共同见证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的成立,并出席首届环地中海发展西溪国际学术会议的研讨。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中国前驻约旦、伊朗、土耳其大使郁红阳,浙江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邵清,浙江省外办(省港澳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江风,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等出席,校长洪岗出席并讲话,副校长张环宙主持。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晓东、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浙江文物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以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观智库、杭州美苑研究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油报》、《南方都市报》的专家学者莅临现场。

土耳其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朵阿欧麦兹、中国最高法院商事法庭法籍专家委员陶景洲、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员 西万赛义德、西安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伊朗籍教师家乐等外宾也应邀参加。

浙江省发改委对外开放处处长谭燮良、浙江省社科联科研处处长胡晓立、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倪国良、携程集团副总裁李欣玉、猫眼娱乐副总裁席伟航、中仓仓单总经理 杨沁河、吉利汽车国际销售公司商务总监孙晓婷、巨石集团发展战略部总经理沈国明、至臻资本创始人甘峰等嘉宾参加会议。

洪岗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发展的基本情况。洪岗指出,环地中海研究院成立,是学校进一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拓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助力“一带一路”、开放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他强调,本次会议必将激荡出新的火花、凝结出新的成果,必将为中国与环地中海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多领域合作发展提供更加宝贵、更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

“真诚期望我们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加深了解、深化合作,绵延出深厚而持久的友谊。”洪岗表示,学校将高度重视、加大投入、集聚资源,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集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于一体的高端特色智库。

学校的建设发展一直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组织的大力支持,与会领导嘉宾纷纷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邵清对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我校积极服务国家和我省重大开放战略,依托学科专业特色,集聚人才智力优势,大力推进国别区域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表示赞赏。他表示,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浙江外国语学院和环地中海研究院的人文社科研究和智库建设,共同推动我省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更上新台阶。

大国需有大智,强省必先强智。陈江风在致辞中表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浙外成立“环地中海研究院”,是浙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也是浙江努力实现从开放大省向开放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中东学会会长杨光对环地中海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针对目前国内对地中海区域研究不充分的现状,他期待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能产生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优秀的区域研究人才,为扩大和深化对环地中海区域的认识、服务于我国的对外关系发展作贡献。



随后,举行环地中海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邵清、陈江风为研究院揭牌,杨福昌、于洪君和洪岗登台见证。学校决定,“西溪学者”(杰出人才)马晓霖任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洪岗为马晓霖颁发聘书。


环地中海研究院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院?“这是一个融国别区域研究与资政服务于一体的智库,将服务浙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填补中国环地中海区域研究的空白。”马晓霖说。

仪式上,学校聘请于洪君、于殿利、王健、白一、白钢、冯玉军、华黎明、刘中民、刘 斌、李绍先、李晓东、杨光、杨福昌、汪晖、张燕生、郁红阳、郭长刚、陶景洲、黄平(按姓氏笔画排列)19位学者为研究院特聘顾问。聘请王泰、王新刚、车效梅、田士臣、冯璐璐、西万·赛义德、任孟山、孙德刚、李秉忠、吴成、何志龙、张金平、金良祥、赵磊、唐志超、梅建明、韩志斌、薛庆国、冀开运、魏敏(按姓氏笔画排列)20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聘请王琼、王霏、刘宁洁、李响、杨卫东、张睿亮、家乐(按姓氏笔画排列)7位学者为研究员。

张环宙在主持时强调,学校将集聚学科专业优势和资源,努力建设好环地中海研究院,发挥智库作用,竭尽所能为浙江省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贡献浙外智慧和浙外力量。

随后,在马晓霖主持下,杨福昌、于洪君、张燕生、于殿利、李欣玉以及朵阿·欧麦兹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杨福昌以中国同北南两岸国家的关系和政策作了一个开场白。他讲道,地中海南北两岸有20多个国家,环地中海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付出精力研究。

于洪君认为,利用环地论坛这个崭新的交流平台,共同梳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共同研判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向互动,无论是从浙外加强学科建设的角度讲,还是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现实需要讲,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张燕生则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研究全球供应链调整方向和未来可能形成的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于殿利的发言着眼于“一带一路”出版。他认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图书走出去,是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题材。

李欣玉以“创新力公式”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环地中海研究院的美好期许。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在密切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为国内旅游行业带来空前机遇。

朵阿欧麦兹讲述了地中海区域在文明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互联互通是当今的趋势,中国与欧洲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为地中海地区提供了提高国际地位的机会。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围绕“地中海格局与大国外交”和“环地中海文明与东西交流”两大主题进行了两场信息量极大的主论坛讨论,随后,又进行了6场专题分论坛研讨,聚焦“环地中海发展与中国企业‘走出去’” “共建‘一带一路’与投资安全”“浙江枢纽建设与海洋经济及海上安全”“旅游经济与软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带一路’机遇与青年角色”等话题。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讲演和报告精彩纷呈,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报告厅的方寸之地中,有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也有对环地中海地区的放眼展望,真正是海纳百川、志通天下、架五洲桥梁。以此为起点,浙外环地中海研究院必将扬帆远航,充分发挥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作用,为扩大和深化对环地中海区域的认识、服务于我国的对外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得到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改革报、光明网、环球网、凤凰网、澎湃网、观察者网、深圳卫视、中国社科网、腾讯网、多维网、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浙江卫视、经视频道、浙江交通之声电台、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杭州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摄影:陈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