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梦想, 在“浙”里启航



欢迎你,2018级新同学!

来源:宣传部 作者:全媒体中心编辑:李娟、杨秀中时间:2018-09-16

  明媚的阳光穿过层层摇曳的树叶,郁郁葱葱的校园之中洋溢着勃勃的生机,陪伴着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140名新生踏入校园。9月15日,是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欢迎你们,新同学!


  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洪岗等校领导,在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先后来到行健馆新生报到注册处查看各点位,询问各环节进展,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他们热烈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勉励大家珍惜大学时光,在浙外成长成才;感谢各学院、部门迎新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服务给予充分肯定。


关怀备至的宿舍走访

  “同学们好啊,对大学生活有什么问题和期待吗?”报到当天,宣勇、洪岗又马不停蹄地走进东和公寓和雅正、雅仪等宿舍楼看望新同学。


  在宿舍内,宣勇与围坐在他身边的新同学们拉起了家常,关切询问他们的报到住宿情况。同时宣勇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本,勉励同学们从青年习近平的经历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定期给自己设定目标,一步步达成目标,做新时代的新青年。他对同学们有三个期许:学会适应、热爱学习、热爱学校。

  “请放心,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宣勇郑重地向家长这样说道。


  洪岗则为新生带来生活用品,一一过问基本情况,给他们带来家人般的关怀。他鼓励同学们以梦想为引领,以目标为依据,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外语优势,争取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热火朝天的报到现场

  迎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缴费、各学院迎新报道点注册、一卡通办理、领取军训物资等各站点分工明确,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新生可以通过扫描录取通知书上的二维码“一键”完成报到流程,大大方便了报到工作。 “浙外智慧校园”公众号则让新生们在家中就能够提前了解学校公告、新生宝典、交通情况等信息,提前进行预报到。学校根据人员集中的时间节点安排“精准接站”,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高效、便捷地为新生及家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各显神通的迎新“据点”

  为了迎接“萌新”们,各学院拿出各路创意“法宝”,“萌新”们与浙外的首次邂逅,火花迸射。


  随处可见身着浙外标志的“马甲”们忙碌的身影。新同学们手中的行李不再那么沉重,旅途的疲倦被来自志愿者们的温暖所治愈。


  细处显现对新生们满满的心意。东语学院、西语学院、中文学院身穿特色服饰向新生展示学院风采,卡通人影棚、新生照片组成的大横幅和人偶齐齐上阵,妙趣横生。英文学院的“开学红包”、教育学院的毛笔书法横幅也是独树一帜、引人注目。经管学院设置了新生未来期望投票榜,引领新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跨境电商学院、科技学院为新生制作了“今日头条”展板留影。而在艺术学院新生接待点前,一位男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本的红色一角在他的背包中隐隐露出。原来他是艺术学院的退伍军人、返校学生叶俊杰,主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本。领导老师们对他连连称赞,肯定了他的学习精神,祝福他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在各学院特色迎新点,新生和家长们纷纷与校领导合影留念,记录下了一个个意义非凡的刹那。

争奇斗艳的社团组织

  新颖的合照墙、热情的招新人员、翔实的招新材料……特色鲜明的学生组织招新吸引了师生驻足。宣勇等校领导亲切地询问组织特色和招新情况,还拿起招新宣传册,饶有兴趣地翻看,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同学们深受鼓舞。新生们簇拥在招新点前好奇地咨询。这些陌生的面孔不久就会成为各个社团组织的新鲜血液,为浙外带来崭新的气息。


温暖人心的“绿色通道”

  学校还在行健馆设立“绿色通道”服务站,办理学费缓交和困难资助申请,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从招生录取到新生报到,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对广大新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给予全面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浙外的温度,享受来自学校的温暖。



  忙里往外的父母,在路旁站了一整天的志愿者,一直帮忙拎行李的学长们,充满关怀的老师,还有那个对大学生活充满希冀的你……在忙碌中,新学期就这样到来了。

  2018级新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与浙外血脉相融,希望你们不负韶华,把握好在浙外的每一天,以梦为马,扬帆远航!



摄影: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