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学校举行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宣勇作动员讲话,校长洪岗主持,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动员大会上,宣勇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校内综合改革》的讲话。就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提升站位,正确认识当前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宣勇强调,这次校内综合改革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贯彻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方面都强调了改革,改革思想贯穿通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始终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事业发展和重大工作中,就是要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这一高度,来正确认识我们正在进行的校内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二是要保持清醒,正确研判学校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宣勇指出,这次深化校内综合改革是基于问题导向。学校自改制更名以来,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教学、高层次科研项目、服务地方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问题的背后是我们的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急需通过校内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来解决。
宣勇强调,推进综合改革,我们要从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正确分析研判学校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从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正确把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才能真正使改革落到实处。因此,推进综合改革,是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强省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我们要抓住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我们的要求和期待,抓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突出开放强省建设,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的要求等机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地回应社会需求,通过服务浙江开放强省建设,找到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亮点,谋求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但是按照我们现有的服务水平,还无法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需求,所以只能通过改革,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来实现。推进综合改革,也是解决学校新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的根本选择。当前,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基本完成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步骤的第一步,即将开启“第二步”的奋斗历程。当前,学校的转型期基本结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宣勇强调,新的发展时期应有新的作为。在哪些方面作为?如何作为?首先要基于对学校新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品质一流需求之间不平衡。学校现在外语特色彰显,但距教育品质一流还有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二级学院、系等基层组织的办学活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学院和专业壁垒无处不在。身份管理导致“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分配吃大锅饭”等现象。这些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这次的改革,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动真碰硬、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二是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浙江开放强省建设需求之间不充分。学校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推进中,有着天然的使命职责,也可以大有作为。但在很多方面,起步较早,推进较晚。如国际化服务,虽建了国际志愿者队伍,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在浙江省急需的“一带一路”语种服务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提供宽领域、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三是综合后勤保障能力与学校内涵发展需求之间不适应。学校改制更名不久,未能赶上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招、大建设的机遇,我们正面临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双重任务。适应学校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支撑保障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在外延发展上资源紧缺,综合保障无法满足学校内涵发展的需求。
三是要明确重点,正确把握推进综合改革工作的着力点。宣勇强调,基于这些问题和矛盾,本次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让学校体制与机制合乎大学组织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职工积极性的调动,促进办学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宣勇强调,本次综合改革,第一要抓好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当前,我校管理体制中最主要的弊端是管理过于集中在校级机构,二级学院在学校发展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力量。使二级学院成为相对独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实体,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明晰职权,规范管理,重心下移,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和基层组织的办学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第二要抓好机构改革。机构设置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组织要跟着战略变,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机构设置就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根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事业发展需要,形成科学的组织架构;要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要根据学院制运行方式和功能定位的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第三要抓好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勤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为师生创造良好学习和工作环境的重要环节。要以增强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为目标,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推进后勤社会化,建立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第四要抓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只有完善人才培养、支持和发展保障体系,才能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增强二级学院自主权,通过改革校内人事制度,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
四是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几对关系。宣勇强调,各单位以及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好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几对关系,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务求实效。一要处理好领导带头和合力推进之间的关系。校党委决定成立四个深化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要扎实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全体中层干部以及系主任、支部书记也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推进综合改革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校改革的坚决拥护者、有效执行者及改革的坚定推动者,真正做到全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学校党委、行政的改革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二要处理好事业发展全局和局部利益、个人得失之间的关系。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中层班子与中层干部换届、岗位聘任工作中,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确处理好学校全局发展和局部、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对待换届中的进退留转。要正确对待岗位聘任中的科学设岗、竞聘上岗、岗位考核。三要处理好高效工作和规范运作之间的关系。这次改革任务重,时间紧。推进过程中要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规范管理,严守规矩和纪律,确保干部换届、岗位聘任等工作组织严密、平稳有序、风清气正。主要领导抓好换届聘任工作,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宣勇强调,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校上下要在新的起点上,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宏大的气魄、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改革,努力为我校加快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为浙江教育强省、开放强省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洪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宣书记为我们下一步实质性地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宣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也要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宣传和解读。真正理解和践行“浙外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将综合改革工作作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事业。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合力推动改革取得实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洪岗强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将改革成效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让改革成果惠及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一是切实抓好2017年中层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换届工作。换届工作根据省委巡视组的整改要求与反馈意见,审议并原则同意了相关工作方案与实施办法等,相关方案出台后,学校还将就换届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作政策解读,并对换届纪律等方面工作作进一步强调。二是切实抓好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学校以往的改革探索为当下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基于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要理顺校院关系,实现“实院强系”,进一步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明确职权关系,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切实抓好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根据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学校本学期将完成全校编制核定和年度管理岗位职级评聘工作。通过新一轮岗聘工作,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四是切实抓好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学校 “十三五”规划 “深化后勤保障机制改革”的任务,围绕经费核算、服务保障、经营范围、管理考核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全体中层干部、系主任、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摄影: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