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校2017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美丽的校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气氛。在秋雨的亲切问候中,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472名新生陆续“到家”,在新起点上开启人生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洪岗,其他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来到行健馆新生报到注册处查看各点位,询问各环节进展,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他们勉励新同学珍惜大学时光,不负青春韶华;感谢各学院、部门迎新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服务水平给予充分肯定。


行健馆内的大屏显示出已报到和未报到学生的详细人数,并实时更新。新生报到时提交了相关材料,再拿出手机扫一扫录取通知书上的二维码,便可以“一键”完成报到流程。因此,报到的整体情况井然有序。而这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幕后推手”——学校首创的“迎新系统”。新生接到录取通知的同时也会了解并关注“浙外信息化”企业号,在家中便能够密切了解学校的教务学工、新生宝典等信息。通过企业号上的“迎新系统”等模块,新生可以在家进行预报到,在系统中输入自己搭乘何种交通工具、何时到站,学校则根据人员集中的时间节点安排“精准接站”。迎新系统不仅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是实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贴心服务。


迎新现场气氛热烈,却又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学校在行健馆设立“绿色通道”服务站,办理学费缓交和困难资助申请,还为经济较拮据的学生们准备了“爱心大礼包”等生活学习用品。一直以来,从招生录取到新生报到,学校始终坚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角度,对广大新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给予全面了解和关注,为每位学生送上无微不至的关怀。




新生报到期间,各学院以不同形式为新生提供入学服务。走出火车站,就有举着“浙江外国语学院”牌子的志愿者热情地引导家长和新生出站,乘坐接站车到校;走进校门,就可以看到彩旗飘扬,迎新师生热心地为新生指引道路、搬运行李,为家长解答问题。各学院设有“党员志愿服务点”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党员志愿服务。英文学院给每位新生准备了印有院训“语通中外,博学践行”的帆布包。东语学院、西语学院、中文学院的志愿者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向新生们展示着学科专业的特点。商学院在接待处放置了2017届毕业生考研、出国升学榜,激励新生成长成才。教育学院在签到处放置了留影棚,给学生留住美好记忆。科技学院设立未来信箱,让新生写下一封信一年后再还给新生。艺术学院新生接待点,展示学院专业与社会服务等特色。

祝福2017级新同学秉承“明德弘毅、博雅通达”的校训精神,在浙外这片沃土上耕耘青春、放飞理想,创造矢志于学的美好未来。

摄影: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