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宣勇主持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学习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挥我校在服务城市国际化建设中的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应邀介绍了上外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相关情况。

学习会上,宣勇指出,我校作为一所教学型的外国语大学,要迅速回应社会现实的关切和需求。我们要深入思考浙江需要一所什么样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我校如何在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中迅速站稳脚跟并做出贡献?我校如何服务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获得浙江省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
宣勇强调,学校要从战略和策略上深入思考,主动服务社会国际化。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迅速体现学校价值,为社会作贡献,求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要提高社会服务层次,对接社会发展内在需求,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学校内涵。我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着力于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无论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是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科学研究作支撑。我们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能是为了做研究而研究,而是要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支撑,这是我们要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
宣勇强调,当前,处于后G20时代,杭州市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当下社会对我校的需求就是助力城市国际化。我们对接社会需求要立足我校现有优势和资源,通过战略、结构、组织方式的调整获得内涵式发展。在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中,一是要和原有教学深度融合,不生硬背离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充分利用原有学科基础和人力资源。我校开展城市国际化研究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多语种优势。我们有多个语种,就可以衍生出多国别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国别比较研究等。我校的资本和优势是外语特色,特别是小语种的优势地位作用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第二,我校的博士等年轻教师比较多。我们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博士的力量集聚起来,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聚焦科研方向开展研究。
宣勇强调,推进城市国际化研究必须增强“整合意识”,把现有的力量整合到城市国际化这个主题上来;必须增强“协同意识”,提高机关部门协同、跨学院协同、跨系跨学科协同的意识和能力。
宣勇特别强调,积极发挥我校在服务城市国际化建设中的作用,要狠抓落实。当前,学校工作重点是 “十三五”子规划的制定,子规划的任务要落地生根。规划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充分调研,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先进发展经验吸收进来。
校长洪岗谈到,我校进行城市国际化研究,一要结合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的城市国际化的现状,在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若干意见》的框架内开展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地方。二要结合我们学校自身的现实和优势,在开展城市国际化研究的同时,也要推动我们学校自身发展。
赵伐、陆爱华、赵庆荣、曹仁清等校领导围绕主题,分别就“如何正确处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以服务求支撑,以贡献求发展,加强科研活动的规划指导”“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如何在城市国际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科研是有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出效益”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其他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会。我校科研处处长俞海山作专题发言。
摄影: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