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近日,西语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校党委书记宣勇在暑期中层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家围绕“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西语学院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西语学院国际化特色办学。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营造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氛围。通过西语学院教职工会议、校园网、微信群让全院教师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做到理念到位,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积极投入。
创新党建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点方向开展,在建设国际化特色高校中积极发挥党总支、党支部、全体党员,工会,团委组织的作用,从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增强干部、党员、师生的活力,建设“宁静致远”的校园。大家一致认为,构建国际化教学建设团队需要教职工思想引领,需要党组织引领和保驾护航。
二、教学与科研
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理念更新为先导,以教育国际化为牵引,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探索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过程中拓展视野,利用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开发海外学习渠道和层次,在国际合作教育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在教师教学方面,围绕特色发展主题,立足院系实际,找准特色目标定位,精心培育特色项目,实施“一师一课”工程,孵化特色课程,打造个性化教学,培育骨干教师。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通过开展学科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培训、课堂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等,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每个教师做好“三个一”:上好一节优质公开课,做好一个精品课程,写好一篇教学论文。
在科研方面,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互相促进为宗旨,以“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作为青年教师科研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专业的科研优势和特色,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以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如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和开发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与技巧研究,实效课堂教学研究等)为抓手,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教研活动实现项目化和成果化,同时,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三、学生工作
(一)搭建好2个交流平台
“一对一”形式的“中哈友谊之桥”学生班级、寝室结对互助项目。双方学生每周定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解,开阔视野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让留学生参与到学院的寝室美化活动中,展现语言对象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点对点”形式的“海外留学生党小组”。学院分别在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留学生中筹建了5个西语学院海外党小组。由西语学生党支部根据学院党总支要求,负责定期联络和指导,使学生在海外学习同时提高思想素养。
(二)打造3大活动品牌
一是“中外文化交流周”活动。主要通过每学期来校交流的各类中外文化交流团,积极打造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平台;二是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每年定期组织一次 “多语种跨文化艺术风情展”活动。由每个专业老师和外教直接参与现场制作或指导;三是积极打造“小语种国际志愿者服务”专业品牌。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中,学生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海内外赞誉,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另有20多名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专业学生与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签订了专业志愿者协议。
(三)抓好3个关口
进口关,抓新生始业教育。着重抓好新生班主任的工作同时重点抓好新生始业教育。首先,注重发挥新生第一课的专业名人示范效应。邀请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李延龄教授、西班牙语陆经生教授等给新生上一堂高起点的大学第一课。其次,搭建朋辈教育的国内外交流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始业教育。通过“海外学长引领计划”,让新生直观感受到专业学习的前景。通过校内的新生见面会,面对面地与优秀学长交流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创业留学升学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培养关,落实学友导师制。从二年级以上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或预备党员,为新生班主任配备班助,协助管理好新生班级。促进朋辈互助,助益个人成长。
出口关,抓好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工作。对今年学院首届法语和西班牙语两个专业毕业生工作学院领导非常重视,群策群力,积极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力量,使就业率达到96.15%。(其中法语96%,西班牙语96.3%)。并凸显了4个特点:就业单位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就业和升学率近35%;专业匹配度高,九成以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薪酬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最低薪酬在5000元左右,有的1万多;学生自主创业首次取得突破。
科学技术学院
今年暑期中层干部读书会上,校党委书记宣勇就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作了重要讲话。开学以来,科技学院高度重视,主动行动,结合学院实际工作,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宣书记讲话精神。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
9月10日,科技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科技学院负责人传达了宣勇书记关于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效建设的重要讲话,统一全体教职工思想,为学院办学适应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在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中的发展目标。
2、搭建平台,重点推进
为进一步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科技学院继续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学院“3+1”实验班建设,通过搭建与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创客社区合作平台,强化实践教育。9月12日,首届“3+1”实验班学仪式创业在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举行。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深入体验大型电商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座谈,同学们对跨境电商卖家、大型电商活动有了更详细的了解。9月17日,创业学院还组织学生走入华立创客社区,完成了“3+1”实验班跨境电商校外导师的对接。同时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实验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实验室建设,近期已基本完成,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将为学生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利的实验实践及实训平台。
3、拓宽渠道,多元合作
一方面,在国际合作院校合作共建上,学院前期已与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确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对接,目前,整在进行数学、计算机、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对接工作。
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拓宽国际合作院校,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时间平台。主要有:
9月28日,学院与杭州交警文教中队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双方将从文明劝导、党建宣传、安全教育、语言服务与专业培训、科技执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9月29日,学院与浙江省对外服务公司、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校洽谈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合作事宜。双方就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指导;人才培养标准与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实验室与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大数据平台推动教学与科研等四方面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对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想法,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双方将利用校企各自优势,在整合多方资源、争取政策支持及后续方案落地方面加强沟通与联系。9月30日,学院与杭州建易建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
4、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为加强学生成才培养教育,学院本学期继续推进“PLLP”(语言朋辈学习计划),与国际学院合作,中外学生联谊,开设英语、饿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的兴趣学习团队,每周举办交流沙龙,满足中方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同时,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增进中外学生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