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浙外放飞梦想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毕莹时间:2015-09-20

    “钱塘清嘉,和山苍苍,译馆方言,荟萃一堂;奇文郁起,日新万象,海纳百川,育桃李芬芳……”伴着悠扬的校歌声,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为新生代表亲手佩戴了校徽,标志着2015级新生正式成为了“浙外人”。


    9月20日清晨,初阳东升,2288名2015级新生齐聚小和山校区田径场,新生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校领导姚成荣、洪岗、赵伐、骆伯巍、金运成、郑亚莉、赵庆荣、曹仁清、沈钢、章建生、张环宙出席了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赵伐和2013级翻译专业学生王潇共同主持。


    “进入大学,意味着你们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从今天起,你们就加入了浙外这个大家庭。在这里,你们将开拓眼界、丰富学识,你们的人格将走向独立,思想会日趋成熟”。洪岗这样告诉每一位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新浙外人。


    洪岗在以“让校训精神照耀你前行的脚步”为题的讲话中向大家详细解读了“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校训精神和深刻含义。他说,“明德”意指“彰显人类美好的德行”,做浙外人首先要信念坚定、道德高尚。在浙外,我们最重视的是德育为先,培养美好的品行。本学期开始,学校将全面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并着手进行书院制建设,希望你们在优秀师长的引领下,在与优秀朋辈的相处中,更加彰显自己的嘉言善行,并时刻牢记: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弘毅”意指“作为一个读书人应有远大的志向,要坚强。” 做浙外人,就要志存高远、意志坚韧。不要恐惧那些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们会锤炼坚强的意志、积累宽广的学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博雅”意指“学识渊博、纯正”。做浙外人,需要学问端正、学贯中外。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是你们的主要任务。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以外,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学校也鼓励大家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多体验国际文化节,多参与学校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多领略多种文化的魅力。“通达”意指“既要融会贯通,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做浙外人,知识和实践都要融会贯通,进而兼济天下。学校正在构建“专业实践+国际化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希望你们能在这之中提升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可以将自己新颖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行动,产生一批成果甚至创立一番事业。
    洪岗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能逐渐理解“明德弘毅、博雅通达”的深刻含义,并将它作为大学生活的最高准则,让校训精神照耀你前行的脚步,让校训精神融入你们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真正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应用人才,以“浙外人”的共同身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浙江省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科学技术学院邵爽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与新生们分享了对“大学生活应该怎么度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说大学是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同学们要学会树立奋斗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我修养。老师们会在学业上成为同学们称职、合格的导师,在生活上努力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
    西班牙语外籍教师 Sara Bueso Arino则以“小小萨拉”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要有耐心,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国际商学院13级学生丁鸿佳、西方语言文化学院15级学生王一翔分别作为老生和新生代表作了发言。


    牢记“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之校训,明礼守信,尚德修身;勤学笃行,持之以恒;成长成才,追逐梦想!在全体新生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中,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落下了帷幕。
 

     随后,学校举行军训动员大会暨授旗仪式,2015级新生将在未来的九天时间里接受入学军训。
     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辅导员、新生班主任以及2015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摄影:张佩丽、杨蕾、俞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