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做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新闻宣传



朱振岳做客我校德雅讲堂第一讲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4-11-21

    “宣传工作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思考问题、在田间地头寻找感情,做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新闻宣传……”我校文三校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掌声雷动,不断传来笑声,报告厅内济济一堂,过道上、台阶上都坐满了前来聆听讲座的师生。
    11月20日,我校德雅讲堂开讲,中国教育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朱振岳作“地方高校如何作最好的教育宣传”的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赵伐在主持时指出,“德雅”源自校训,主要围绕思想文化、时政热点、人文素养等内容,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和学者开设讲座。德雅讲堂的开设,旨在繁荣校园文化,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重责任、守诚信、讲礼仪的浙外人。赵伐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新闻敏感性,要善于发现有故事的普通师生,要有话题意识。他希望浙外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写好中文报道的同时,提高多语种写作的能力,多为学校的宣传工作贡献力量。
    朱振岳用丰富的事例,就如何认识和看待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样宣传作了生动地阐释。结合地方高校面临的实际情况,朱振岳讲解了宣传工作的意义。他认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讲政治;地方高校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要树立地位比人强、形式比人强的理念;要运用心理学、传播学的知识,有目的有对象地进行教育宣传,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朱振岳从专业新闻人的角度,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地方高校教育宣传的工作内容。他说,教育新闻宣传要做具有社会意义的教育新闻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新闻,前者要求快,后者追求深刻。在判断新闻价值方面,要以有趣、有用、有意义作为标准,进行人无我有的新闻创新。就创新的方式方法而言,一方面要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另一方面要坚守优秀的教育传统,不跟风、不动摇,还要关注有故事的普通人、高度重视话题新闻。
    在谈到具体怎样写作方面,朱振岳提出,提高修辞能力,是写出好新闻的关键。他认为,教育宣传工作者要追求有限的目标,突出本校教育特色;要转变观念换位思考,跳出教育看教育。以红军长征深入人心为例,朱振岳提出在追求教育新闻高人一筹上,要找准角度,仔细分析,讲好教育故事,创造教育新概念,凝练教育好新闻。
    讲座中,朱振岳还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就如何做好话题新闻、发现新闻线索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分管领导、宣传联络员;校记者团、新媒体社、校广播台记者;学校各大文学社团、各二级学院新闻部的学生记者;慕名而来热爱宣传工作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为讲好浙外故事,传播好浙外声音,我校宣传部正着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据悉,为了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网络宣传、文字采编、摄影技术、播音主持等方面的能力,近期,学校还将特邀主管部门领导、资深媒体人到校开展系列讲座、进行业务培训。

鸣谢:祝子安(文字);张佩丽、陈妍、傅瑶萍(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