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学校召开2015年度工作会议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毕莹时间:2015-03-09

  3月6日,学校召开2015年度工作会议。姚成荣、洪岗、骆伯巍、金运成、郑亚莉、陆爱华、赵庆荣、曹仁清、沈钢、章建生等校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下来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教代会执委会、工会委员会成员和部分党代表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姚成荣主持会议。
  会上,党委书记姚成荣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趋势、新要求对2015年学校主要工作任务作了部署和要求。校长洪岗回顾总结了2014年学校工作。
  姚成荣指出,2015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之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高等教育会议精神,坚持以特色发展为主题,以学科转型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协同推进“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三大战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向改革要动力、用特色创优势,推进依法治校,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为加快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做好今年工作首先要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准确理解和把握好学校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姚成荣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的新特征,联系当前我校改革发展实际,指出学校在成功实现改制更名5年后呈现了一些新特征:办学特色的培育形成期、转型发展的深度调整期、质量提升的爬坡攻坚期。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特色办学,增强战略定力。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把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任务、学校的生命线;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敢于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办学的传统模式套路;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融入地方,主动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同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姚成荣指出,做好今年的学校工作,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任务、突出抓好9项重点工作:一要强化思想引领,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这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以环境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实施好《“美丽浙外”建设行动计划》;举办好校庆庆典大会与系列活动,展现学校办学60年成就与改制更名5年成就,提高学校知名度,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全体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二要强化优势特色,推进内涵发展。这是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开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以抓好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英语)、4个新兴特色专业为重点来推进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聚焦办出外语特色,做大做强“大外语”,打造大品牌学科。三要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创新发展。这是学校推进发展的动力保障。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制定《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路径、任务与时间进度;做好“十三五”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体现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学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四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学校推进发展的法治制度保障。推进章程建设,完成学校《章程》的修订和核准工作。组织开展对学校《章程》的阐述、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全校师生员工遵守《章程》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五要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这是推进学校发展的条件服务保障。全面推进新校园建设,完成与杭外校园的置换与搬迁工作。六要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政治组织保障。切实抓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为确保今年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姚成荣就加强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提出要求,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健全抓落实有效机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主动谋事,勇于担当,一抓到底。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抓具体、具体抓。要健全督查机制,严格责任考核。姚成荣强调,我们要上下同欲,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发有为,努力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实现学校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助力实现“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洪岗回顾总结了2014年学校工作。2014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完美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有新突破,立德树人工作有新举措,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特色逐步显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进展有序,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拓展,社会服务工作良性发展;积极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学校办学活力得到有力激发:人事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服务保障能力:新校园建设全面推进,办学资源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保持和谐稳定。
 

 

摄影: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