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学校召开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来源:科研处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4-07-03

    7月1日,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党委书记姚成荣、院长洪岗,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教师代表共66人参加了大会。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郑亚莉主持。

    大会审议通过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章程》,推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社科联理事、常务理事会成员。郑亚莉当选为理事会主席,张环宙、俞海山、潘迎华当选为副主席,俞海山兼任秘书长。
    会上,邵清
对学校社科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我校新一届社科联理事会要围绕中心,把握方向。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学校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围绕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要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努力以外语为催化剂,培育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特色和重点;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利用外语类院校自身多学科发展的资源优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形态创新、工作手段创新等方式,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规律,又具有浙外特色的高校社科联发展道路;要瞄准需求,服务社会。真正对接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与实际工作部门、地方政府的合作,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姚成荣强调,新形势、新任务都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与意义。作为人文社科类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形象和发展理念的职责,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切实抓好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3-2020年)》实施工作,突出“多语种、跨学科、国际化”特色,着力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水平;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社科联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社科联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洪岗作学校社科联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校社科联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联系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挖掘外语类院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整合人文社科资源。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呈现了校社科联在推进顶层设计、学科建设、科研立项、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社科普及和大力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报告还指出,未来三年是学校
继续推进创新创业、实现学科转型,形成新的办学特色的关键时期,校社科联要发挥联的优势,努力开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郑亚莉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将主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整合好社科研究资源,不断提升学术水平;面向广大师生和公众,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畅通联系和工作渠道,加强学术团体之间、学科之间、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会上,与会领导为我校首届青年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

照片由张佩丽、王钰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