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主持会议。
会上,学习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关于全省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举措的实施意见》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材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会人员就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赵伐作了题为“关于我校推行书院制的若干思考——基于对复旦大学等高校调研分析”的中心发言,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学校推行书院制的情况;分析了当下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普遍面临的重专业教育、轻全人教育,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重形式教育,轻非形式教育;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和学生第二课堂;高校学生住校制度没有充分发挥寄宿制管理的功能等问题。
赵伐提出,我校推行书院制管理的初步设想,以小和山校区学生公寓为基础,按专业相近和学业学生寝室相对集中的原则,建立3—4个书院;整合人财物资源,建立书院管理实体;同时与现有学生管理体系做好相关衔接。
副院长赵庆荣的中心发言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是理论建设的创新,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赵庆荣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呈现出政治思想上的两极性,积极进取和政治淡化并存;价值观上的双重性,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并存;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服务社会和自我实现并存;道德选择的矛盾性,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偏离等特点。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环宙在中心发言中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张环宙就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缺乏系统性、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水平等问题谈了四点思考: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浙外精神为主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抓好《美丽浙外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推进,做好融入和融合;围绕“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系统谋划、协同推进,虚功实做,做到计划顶层化,工作项目化、效果成果化;为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浙外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宣传舆论、文化熏陶、实践养成;适应新形势,出台落实“双十”举措实施意见,着力提升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水平。
姚成荣在总结发言时说,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题,中心发言人都做了精心准备,呈现出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特点。赵伐副书记结合校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就如何建设协同育人大平台,进行了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创新;赵庆荣副院长以哲学专业为背景,对大学生价值观作了理性分析思考;张环宙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视角,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了深入思考。
姚成荣认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是“德”,德分为大德、公德和私德,养大德者,方能成大业。
姚成荣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校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用讲话精神指导学校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引领能力。
姚成荣指出,近期学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着眼于精心谋划、整体设计,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强化问题导向意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应用人才,涵养优雅气质,修炼高尚品格。
姚成荣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做好“三德”“五行动”。所谓“三德”是指,强责任教育、守诚信之德、明礼仪之德。所谓“五行动”是指,在第一课堂开国学辅修课;抓实践养成教育;涵养校园人文环境;铸造师德师风;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引领能力,做到融入促深化,浸润促内化,载体促转化,机制促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