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1日,浙江外国语学院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校党政班子成员,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处级领导干部,教授,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者,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校“高层次人才梯队”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省“功勋教师”、省“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以及其他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郑亚莉主持。
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处长郜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郜处长结合《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我校的人才工作提出四个“一”的要求:强化一个意识,即强化人才强校的意识;建好一个平台,即以高水平学科集聚人才;增强一个引力,即以特色发展吸引人才;营造一个环境,即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
校党委书记姚成荣就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科学谋划人才发展和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方面作了重要讲话。
姚成荣指出,“十一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工作成绩显著,为顺利实现学校的改制更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十二五”时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学校确定的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他要求,“十二五”时期人才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特色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学科转型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十二五”发展目标,遵循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着力推进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团队化和国际化水平,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高校发挥好引领、支撑和服务的作用。
姚成荣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一要充分认识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要科学谋划人才发展,为加快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坚持把推进特色发展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教师为本,推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人才队伍工作体制机制新优势。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升人才工作水平。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管理。
校长鲁林岳作题为《肯定成绩 理清思路 狠抓落实 为加快推进特色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十一五”时期我校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人才队伍。专任教师550人,教授1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外语类教师占专任教师30%,外籍文教专家不少于8%。具有3个月以上海外学习研究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30%,博士学位归国人员占专任教师10%。高层次省部级学科领军人才3-5人,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10人。力争2支创新团队入选省级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报告强调,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特色发展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着重四个坚持:坚持引培并重,以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重点抓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团队培育计划”、“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和“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的实施;坚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竞争、激励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增强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坚持分工负责,强化人才选用两级管理。报告要求,人才工作要立足发展、狠抓落实“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的辩证关系、统筹兼顾重点优势学科与新建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把握好团队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协调好教学、管理、服务三支队伍建设的关系、处理好人才队伍业务能力提升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等六个重要关系。
与会人员围绕姚成荣书记的讲话、鲁林岳院长所作的人才工作报告、《浙江外国语学院“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大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和会议提交讨论的人才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是我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一五”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了人才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未来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人才工作的具体任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为加快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