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新闻


《浙江日报》报道我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主题讨论会活动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编辑:时间:2012-03-16

《浙江日报》报道我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题讨论会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3月15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德育研究所组织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主题讨论会活动。
  讨论会中,在观看了“好人的光辉,雷锋”、“最美妈妈吴菊萍”、“雷锋传人郭明义”以及大学生见义勇为等榜样们身上真实发生的感人事迹视频后,师生们聚焦社会、结合校园,围绕热点,立足自身,着重就如何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学习观、偶像观、诚信观、财富观、职业观、消费观、幸福观、爱情观、孝贤观等九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活动引起了《浙江日报》的关注并进行了报道:

浙江外国语学院同学有话要说

讨论让我们认清自我

  本报杭州3月15日讯
  通讯员 周明宝 记者 王婷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在高校学生中引发强烈共鸣,大学生争先恐后有话要说。今天,浙江外国语学院专门召开了价值观专题讨论,畅谈心中的价值观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高炜烨同学认为,价值观大讨论很有必要,大学生要勤以修身,树立终身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新学习观,习得厚实的知识并累积良好的生活智慧。
  谈到偶像观时,吴佳蓉同学说,大学校园里出现了符号性偶像崇拜,大学生拥有着多元的偶像观;大学生要独立思考和有家国情怀,要围绕国格、人格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谈到诚信观时,沈傲琼同学认为,高校是圣洁之地和知识的殿堂,大学生要树立如水般清澈的诚信观。
  谈到财富观和消费观时,龚睿佳和陈洪晨同学分别分析了校园财富观的变迁,提出大学生要正视正当的、合理的、通过劳动和创业所得的财富,要摒弃错位的消费观。谈到幸福观时,巨佩佩同学提出,幸福不能依靠他人的给予,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幸福的感受力。
  谈到职业观时,李超同学结合大学生考公务员热和考证书热等校园热点,认为当下大学生职业观受到社会评价机制的冲击,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求稳求安逸,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为此,大学生要加强融入社会锻炼。
  师生们纷纷表示,大学校园讨论和实践“我们的价值观”,目的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让每一个社会公民包括大学生都认同和规约。当前,要通过“我们的价值观”的讨论,把校园多元文化价值观整合为相对一体的精神力量,从而从精神文化层面有力助推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价值观是支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柱。在当下社会转型期,大学要建构起和谐的精神家园,校园里要充满大爱,爱是一种本能,更是超越本能的一种责任。”浙江外国语学院德育研究所所长朱仁宝教授希望,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名幸福、快乐和对美好生活永远追求不懈的人。
   详见: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2-03/16/content_140529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