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学院张迎春老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国际遗产研究杂志》)2024年9月发表了学术论文The use of heritage in the place-making of a culture and leisure community: Liangzhu Culture Village in Hangzhou, China(《遗产在文化休闲社区场所营造中的运用:以杭州良渚文化村为例》)。作者曾受邀在“共同富裕与休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过该内容,并获得会议论文一等奖。
论文基于2019年至2022年的档案研究和田野调查,以杭州良渚文化村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在中国语境下遗产在社区营造中的运用,揭示了遗产(尤其是多重遗产),如良渚文化遗产、儒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良渚遗产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发挥作用,政府、遗产专家等利益相关者制定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政策,房地产开发商借助遗产元素促进项目推广,居民则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传统遗产增强社区归属感和人际关系。良渚遗产的有形元素体现在建筑环境中,如主要道路的布局和命名、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等。当地居民对良渚遗产的意义建构与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相关,同时良渚遗产也为居民提供了旅游和休闲的机会。
该研究为理解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复杂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多重机制影响社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借鉴。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80/13527258.2024.24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