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育”,浙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的专业教学。同时,老师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挖掘专业课堂中的思政元素,主动化身“思政教师”为学生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力图做到润物无声,如盐入味,让学生们既能体味新知识中的奥妙,亦能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令人震撼的中国力量。
通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反复测试和实战演练,老师们渐渐都坐稳了这张“主播椅”,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超星平台、QQ平台、钉钉平台、微信平台,探索有关疫情的思政素材。
英文学院推出“在翻译的世界里读懂中国”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用文献引导学生了解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体会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浓郁的爱国情怀。王璟和胡韵涵两位老师密切结合当下抗“疫”形势,以新闻素材的翻译为例,帮助学生直面新闻翻译中时政热点,增强学生的爱党和爱国之情。
东语学院单遥老师通过专题讲座,对比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在人、动物、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的,从道德信仰层面形塑的现代健康观、危机观与环保观。康雨莎老师在基础阿拉伯语的授课中,让学生首先学习新冠肺炎相关词汇,然后在10分钟内使用所学词汇完成关于“硬核医生”张文宏事迹的写作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认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西语学院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将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先进典型、感人故事等)和优质课程引入在线教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促进课堂内外联动,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中文学院朱睿达老师的《比较文学》课程通过征引中外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结合诗学理论,引导学生去思考文学在个人与社会的危难时刻能够发挥的作用。温涵老师以时事角度切入课程,将疫情中较为常见的高频的词汇教授给学生,鼓励留在杭州的同学讲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正确看待中国为有效控制疫情作出的努力,并在教授汉语成语的过程中传达背后汉民族自古就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意识和世界观。
经管学院钱晨老师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解决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国家是如何迅速集合人、财、物等社会资源的问题切入,培养学生搜索、处理、分析、甄别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在线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课程在线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意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建设《疫情防控中的教育意蕴》课程,在当前中国防疫攻坚战的背景下,围绕疫情防控,发挥专业课教师的特长,整合多方资源,深入发掘中国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理解疫情防控中的教师担当,帮助学生反思疫情过后社会将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领悟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和令人振奋的中国效率。
电商学院、科技学院吕宏芬教授在《中拉经贸与投资前沿专题》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疫情的基本知识和疫情在国外的情况,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疫情,坚定中国抗疫必胜的决心。在《客户管理管理》课程中,陈胜男老师将思政紧密融入课堂,通过课程内容和时事热点的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得到了升华,赋予他们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在“抗疫”中,不仅仅有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更有无数电商人的倾情付出。

艺术学院贯彻“正确价值引领、专业能力培养、疫情知识传授”理念,根据专业特点,构建“以艺战疫”课程群,鼓励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以抗击疫情为题材进行创作教学。艺术学院为抗击疫情设计了一系列宣传海报,以图文并茂的作品宣传防疫知识,讴歌战斗在一线的“逆行者”,引导师生消除恐慌,积极面对。


应外学院王昊老师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中,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文章为例,讲解学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着眼国际社会,讨论中国担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体现。姜希颖、郭墨池、李海龙等老师,在《新闻英语》课程中以新冠病毒疫情新闻为教学素材,课程从词汇表达、事件报道、人物故事、媒介素养等角度切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马院深入组织探讨各门思政课将疫情防控纳入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方式,各门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抗疫中的公民”“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武汉”“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疫情防控政策的哲学观”“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内容教学。通过专题教学,不断深化学生对这一重大社会事件的理性认识,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增强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认知和评价。同时结合我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引领学生与祖国一起成长,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功能,促进广大学生增强爱国心、立下强国志、实践报国行。
体育部进行生命健康主题教育,开展了以“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网络专题教学。课程围绕如何科学锻炼,提高免疫力;教导学生坚定打赢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胜信念;体育锻炼注意事项和误区等方面开展。吴炜教授推出《太极拳文化与养生》课程,在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强化学生对锻炼抗疫的重视,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作为优秀时代青年,大疫当前,学业和身体一起抓,保护好自己,担当起大学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责任与义务。
隔屏不隔爱,浙外的教师们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时刻提升育人能力。老师们在战“疫”中汲取素材,开展丰富的在线教学活动,有效地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实现在线教学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材料由各学院(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