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浙外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学校举行2019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

来源:校全媒体中心 作者:季仲妍 李树河编辑:杨秀中时间:2019-06-24

  行至学校西门路口处,只见不断有人在展示墙前驻足,热闹非凡。记者受此吸引,好奇前去一探,原是由校宣传部策划,展示我校2019届优秀学子风采,营造“学生爱学习爱学校”良好氛围的“浙外祝贺你”优秀毕业生风采展。展出内容涵盖省级优秀毕业生、厅局级以上奖项获得者、研究生录取者等内容。

   “这不是我吗?”省级优秀毕业生、教育学院 15小教1班的刘嘉敏在展板上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对她来说,四年的记忆是被“长坂坡”串联起来的:背诵单词,练习演讲,展望人生……就这么“悠长又寂寥”的长坂坡啊,是青春最美的华章。

  

  展板另一边,省级优秀毕业生、英文学院15英师3班的陈璐,正笑靥如花地和室友合影。她原本只是路过看看展板上的内容,没曾想却在里面找到了自己,激动之余,必须“合影留念。“拍完照片,聚完餐,打包完行李……才发现毕业来得太快,快得像一场梦,似乎梦醒了还能接着上课,继续和同学们碰面打闹。” 陈璐感叹道。

  东语学院15阿语2班的夏露对着展板做了一个“耶”的手势,今年她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希望把自己的乐观心态传递给学弟学妹们。她记忆里的大一,是下午独自坐在寝室阳台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晚上坐在阅览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单词。大二的记忆是经常到深夜也背不完的课文,大三是在周四下午睡到天荒地老,醒来的时候两人相互揶揄一番后接着为阿语事业奋斗的日子。

  和畅餐厅的那一声响亮的“麻辣香锅XX号”,是电商学院、科技学院1 5国商1班的申倩最深的记忆点,她收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研究生Offer。还记得在那个大雨瓢泼的傍晚,在图书馆奋笔疾书一天后,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到食堂。阿姨一眼看到了这个瘦弱的女生,关切地询问道:“孩子,学习累了吧?来,多吃点补补身体!”说着,阿姨便多加了一勺菜。于是,那个平凡的傍晚,因为食堂阿姨的关切,饭菜变得格外可口。现已考入英国利兹大学的她,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充满憧憬,但浙外永远占据着她内心重要的位置。

  省级优秀毕业生、经管学院15国贸1班的方萍加入了与记者的谈话:“浙外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我们曾经的影子。”为了锻炼身体,同学们在体育馆里荧光夜跑;为了交流知识,品院一楼的柏州文化从咖啡店成了学习中心;为了兴趣爱好,同学们活跃在各个社团。一花一木皆成景,一草一叶都是诗,校园处处留下的是奋斗的咏叹和青春的韵脚。

  艺术学院15音师2班陈晓婧今年考取了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她与同学们一起逛校园,走到每一处,都能重温起曾经一同经历的万千时光。四年来,重感情的她在这里收获了美好的师生情、同学情。考研路上,有太多的感谢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她感谢学校给考研同胞们的大力支持,感激老师的耐心培养,感恩父母亲朋的鼎力相助,也感慨人生路上的每一次坎坷让自己砥砺前行……

  “周迪,这不是你吗!”一个清脆的声音穿透人群的嘈杂,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在被点名的女生身上。原来她来自中文学院15涉外文秘班,是省级优秀毕业生、厅局级以上奖项获得者,刚刚的小插曲让她有些害羞。“毕业了,我不能带走浙外的校园,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和痕迹。”周迪与记者分享在浙外的四年生活,教室里留下过她的专注、图书馆留下过她的沉静、寝室留下过她的欢乐。

  大学四年,或许可以很简单,但依然有属于自己的骄傲。省级优秀毕业生、西语学院15法语2班的牛紫薇感慨道:“四年来,我认识了许多可亲可爱的老师和同学,学会了优美动听的法语,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也懂得了为人处事的些许道理。西语学子在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全国德育文学读书笔记大赛、全国意大利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不断创造佳绩,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我永远记得自己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身影,永远不忘自己每天凌晨起床的毅力。感谢浙外改变了我,让我更加开朗自信,让我能够自豪地对大家说:我是浙外人!”

  望着荣誉榜上的学姐学长们,中文学院17汉师2班的何映尔站在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中间备受鼓舞。即将大三的她也要作出人生的选择。聆听学长学姐的心语,脑海里闪过一幅幅真真切切的剪影:为了与校记者团的同伴并肩“作战”,做志愿服务为别人带去暖意……是这些经历让她积极向上。她暗下决心,须以荣誉墙上的学长学姐为榜样,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年九月,我们开学相聚。今年六月,我们毕业相离。日日夜夜,我们朝夕相处。此去年年,风雨与谁同路。浙外飞扬着你火热的青春,镌刻着你真心的友谊,收获着你灿烂的笑容,装点着你美好的未来。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浙外是终点亦是起点,前路虽远,勿忘初心,希望每位走出这里的学生,都能带着在学校锻造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走出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