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浙外


学校设立考研自习室 学生“回报”以佳绩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薛海丹时间:2016-06-24

    
     编者按:在这个夏季,学校又送走一届毕业生,学生们各自启程奔赴精彩的人生旅程,其中有91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回顾考研历程,来自英文学院的刘俏、厉雪、何婧等几位同学使用最频繁的词汇则是“感谢”“感恩”。听了她们的讲述,我们才知晓17号楼219室——考研自习室“从无到有”的故事。
     上周四毕业典礼结束之后,2016届毕业生们忙着打点行囊,踏上新征程。上周日晚上,来自山东的姑娘、英文学院学生厉雪返回学校着手“搬家”。她先来到17号楼的考研自习室整理课桌和书籍,打算把辅导书送给有考研需求的学妹。今年9月,厉雪将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研。她说能顺利考上心仪的学校,离不开母校的全力支持。而这间“意外收获”的考研自习室,无疑为她成功地实现考研理想提供了强大助力。
2016届毕业生厉雪“再看一眼”考研自习室)
 
     “意外”的背后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还得回溯到去年9月份,因学校正处於建设期,教室使用情况紧张。因此,浙外的考研小部队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厉雪和她的两位室友刘俏、金路相约考研,但每天只能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打游击。当时,刘俏跨专业报考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联考,只剩下3个月的准备时间,“学校图书馆开放时间较固定,教室里总有同学要上课。一箱子的考研书籍每天搬来搬去,又怕丢失。”没法集中全部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她为此感到焦虑。
(教学楼和图书阅览室的学习场景)
 
     “背水一战”的处境激励刘俏产生大胆想法,在2015917日,她给校党委副书记赵伐写了一封信。“我代表我们学校的研友向老师提出申请考研教室。我们有一颗努力学习的心,无奈受到环境的种种限制……”邮件发出的第二天,刘俏便收到赵书记的回信:“我马上与有关人员商量一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地方。”学校立马着手协调各部门,腾挪调剂出了17号寝室楼一间朝南的房间。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校专门为此房间铺设水电、照明,接入网络,布置成了一间考研自习室。很快地,在10月底,同学们就拿到钥匙。大家走进自习室,倍感惊喜,看到的是窗明几净的场地。一同进来的还有英文学院的学生何婧,她说大家都特别珍惜这个考研阵地。之前她还去蹭过其他学校的通宵教室,如今再也不用打游击,可以全身心投入备考,“考研的同学一起学,气氛也特别好。可以监督彼此,互相鼓励”。在刘俏看来,“那个教室里,没有人抱怨,备考的人辛苦归辛苦,却和向日葵一样充满希望”。
(“17219”考研自习室内部场景)
 
   在这里一同奋斗的20多位同学互助互学,相伴走过备考阶段。在得知大部分研友的录取结果之后,刘俏又给赵书记发去一封邮件,汇报考研自习室的上线情况,为当初申请自习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有考上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四川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等。而我考上了暨南大学的法律硕士专业……真的谢谢给了我们一个超级棒的备考环境,我们的成功和学校的付出分不开。” 
  17219”考研自习室可谓硕果累累,它只是今年我校“考研部队”中的一支分队。今年学校毕业生整体的考研成绩刷新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有91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英文学院有24名学生上榜,中文学院有21名学生上榜,科技学院有20名学生上榜……不少学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其中,既有悉尼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也有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浙外2016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上榜名单)
 
 就像许多学生所说,他们特别想对学校和学院的负责老师说声“谢谢”。为了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各学院纷纷成立考试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类考研、考证信息咨询,考研寝室安排,考研指导教师对接等服务,并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在漫长而艰难的备考过程中,学校提供贴心周全的后勤保障,让大家毫无羁绊地奔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厉雪特地写了一份致谢词:“我们的梦想孕育在学校为我们创造的这片读书的净土,离别之际,要对母校说一句:谢谢你成就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摄影:薛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