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浙外


传承光荣 追逐梦想



——记学校建校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5-12-15

  传承光荣,六十载深情礼赞;追逐梦想,一甲子再谱华章。六十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从幼童走到了暮年。而对一所大学来说,六十年却正值最美好的年华。为庆祝学校60周年华诞,我校以“光荣·梦想”为主题,以“隆重、务实”为原则,组织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全体浙外人上下同欲、凝智聚力、团结协作,共同庆祝学校生日。
  11月23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分别给我校作了重要批示。夏宝龙对我校建校60周年表示祝贺,希望我校争取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新贡献。省长李强希望我校解放思想、乘势而上,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品牌学科专业建设,早日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对我校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对我校特色发展寄予殷切期望。11月26日,副省长郑继伟来校视察,对全校教职工致以问候,并对我校发展和我校学子寄予厚望。他希望我校在服务浙江全面推进“开放发展”战略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的贡献。
  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要批示引起了我校师生的强烈反响。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深入学习重要批示精神的丰富内涵。他们对学校今后办学实践中如何深入贯彻批示精神提出了意见建议,尤其是重点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接开放发展战略、推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语种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整体国际化水平等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我校学生倍受批示精神鼓舞,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们期待学校加大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力度,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新贡献。
  初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浙外情,海内外宾朋、广大校友、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学校相关纪念活动,共叙母校之情、师生之爱、同窗之谊。全国外语院校校长高峰论坛和全国教育学院校长高峰论坛隆重举办,兄弟院校相互交流经验,进行思想碰撞。论坛上,校长洪岗满怀信心地描绘了学校参与“一带一路”智库建设的远景目标。一场校史图片展,新老校友或驻足停留,追忆逝去的青葱岁月;或默默赞叹,赞叹母校六十载旧貌换新颜。一部厚重的《浙江外国语学院志》,记载了学校六十年的光荣变迁;一部《岁月如歌》浙外口述史,诉说了浙外校友的拳拳真情;一部专题片,讲述了浙外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一本图册,展示了学校60年一路发展的沧桑巨变。
  11月28日上午10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拉开了帷幕。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省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蒋胜祥和来自全国外语类院校、全国教育类院校、省属兄弟院校、海外合作院校的领导等出席了纪念会。校党委书记姚成荣主持纪念会。全国兄弟院校、各地校友会、学校老领导、退休教师、校友等纷纷给学校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贺词。会场隆重而简朴,有序而温情。宾朋校友脸上时刻挂着欢愉、幸福、自豪的笑容。在《光荣·梦想》专题片中,姚成荣展望并宣告,到2035年建校80周年时,建成浙江外国语大学,学校跻身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这时,纪念会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浙外人的摇旗呐喊,是浙外实现学校未来发展“三步走”战略步骤的铮铮誓言。
  纪念会上,姚成荣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说,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数次更名,于1978年恢复重建浙江教育学院,2010年改制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经历风雨才见彩虹。正因为有这些不可复制的发展经历,学校的历史才更丰满、内涵才更丰富、成就才更丰硕。建校六十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代浙外人继承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砥砺奋进的办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外发展轨迹。
  校长洪岗在纪念会上致辞。他指出,60年峥嵘岁月赋予学校的是丰富的办学经验。建校60周年,是学校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我们走向美好未来的新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将大力推进“品牌化、国际化、集群化”三大战略,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高校而奋力前行。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品牌学科专业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浙外特色的学科体系,推进学科集群、集约发展,着力提升学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打造好各类以外语为特色的平台和“智库”,着力提升服务开放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构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加有利于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授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他带来了美好地祝福。他祝愿,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浙江外国语学院一道努力开启协同发展的崭新天地,不断促进各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为外语教育事业的繁荣,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严凯代表出版社向学校捐赠30万元的外文原版图书。威斯康星大学河城校区迪恩•范盖伦校长作为海外学校代表致辞。全国模范教师、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回浦中学副校长、我校1997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任美琴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在校教师吴卫东教授代表全校教师发言。在校学生代表深情朗诵了诗歌《浙外,我爱您》。纪念会以隆重的方式,为对浙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浙外人颁发终身荣誉教授及建校60周年荣誉奖。颁奖现场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校友是母校的闪亮名片,校友会是广大校友的温馨家园。11月28日下午,学校在文三路校区小礼堂举行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第一次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会(筹)成立大会。广大校友一起分享成功与喜悦,传递真情与温暖。
  小和山下情深意重,追梦堂内流光溢彩。11月28日晚,嘉宾校友和广大师生一起观看了由我校学生艺术团自编自导的,展示浙外人意气奋发青春风采,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精彩文艺晚会。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六十年的峥嵘岁月中,浙外就像一棵柳树,世界各地的浙外校友就像千万条陌头细柳,长得越高,垂得越低,就像一群孩子对母亲的恋恋不舍,时时想念,常常追忆。心为所动,情为所感。“我们都曾经在母校学习过、工作过、奋斗过,我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有着共同的名字,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纪念会现场,一位老校友眼角泛着泪花,动情地说。六十年的披荆斩棘,六十年的乘风波浪,六十年的辉煌历程,展示了浙外的沧桑与壮阔,阐释了浙外境界高尚、品质高雅、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内涵。“变化”是校友们赞叹的核心词。一位校友说:“现在,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开设的25个本科专业中,外国语语言文学类专业从原来的1个增加到12个,外语语种增加到10种。这种快速发展,令全体校友欣慰、自豪。”六十载弦歌不辍,一甲子桃李芬芳。“在浙外求学的四年,我切身感受到学校非常注重实践育人,融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学校多语言服务联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国际志愿者积极服务于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国际活动,获得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一位刚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如是说。
  学在浙外,奠基人生。浙外是全体浙外人的精神家园,凝结我们的血肉,塑造我们的灵魂,砥砺我们的品格。我们不会忘记,播放学校专题片时,现场响起的情不自禁的掌声;我们不会忘记,合唱浙外校歌时,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们不会忘记,为老教授颁奖时,心中许下“要以他们为榜样”的愿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进校六年,从未像今天一样深爱这片土地,从未像今天一样为自己是这里的一员而骄傲和自豪。老教工及终生荣誉教授上台的那一刻,周围的很多人都在擦拭眼角的泪水。全场合唱校歌时,作为工作人员的我们也禁不住高声合唱。全家在校史图片展前留影,对于大人,我们要努力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于孩子,希望他们将来报考全国一流的浙江外国语大学。”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朋友圈里转发出这样的文字,道出了全校教职工的心声。所有的浙外人都深爱着这片热土,眷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为了筹备建校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全体浙外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他们为了制定一个方案,设计一个图案苦思冥想;他们为了服务好每一个环节,模拟了每一个细节废寝忘食。有些老师的嗓子哑得发不出声了;有些老师以学校为家,很久未见嗷嗷待哺的孩子了;有些学生结束了一整天的课,晚上参加彩排到深夜……但是,他们都无怨无悔,始终认真做好筹备工作。他们为能参与其中,倍感光荣与自豪。  
  在传承光荣,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浙外人乘风波浪,勇往直前。这份光荣与梦想凝聚了学校全体教职工的集体智慧,汇聚了一直以来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条战线上无私奉献的教职工的力量,集聚了全体美丽浙外人的心血和汗水,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共同描绘学校特色发展新华章。
  学校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新浪网,以及《中国教育报》《浙江卫视公共频道》等近20家媒体对我校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了社会良好反响。
  “夏宝龙书记和李强省长的重要批示肯定了我校的发展方向,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坚定信念,保持特色发展的战略定力,着力做好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这篇大文章,早日实现‘浙外梦’。”党委书记姚成荣满怀豪情地说。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如今的浙外已经声名鹊起,正在阔步前行,她以独特的姿态,魏然屹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努力,学校提升;学校提升,我们进步;学校前进,我们发展;学校光荣,我们光荣。我们铭记浙外六十年的光荣与梦想,为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宣传部 樊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