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王慧敏教授做客德雅讲堂,以“耐住寂寞才会赢”为题作精彩报告。报告会后,王慧敏与我校青年学子作了亲切交流。
应部分听众要求,现将报告会互动环节录音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中文学院学生严瑶:王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学校全媒体中心的学生记者。听了您两个小时的讲座收获颇多,今天您讲座的主题是“耐住寂寞才会赢”,之前我也拜读过这篇文章,感觉对我们青年人特别有启发。文章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人的一生,定位很重要,选对了方向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百折不回。有时我们辛辛苦苦采访写完的稿子不能被录用,几次下来对我们的打击也比较大。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守住那一份寂寞呢?谢谢!
王慧敏:不用你的稿子无非有两种情况。很大一种可能是你还没有写到位,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要继续努力了,更需要耐住寂寞。我自己是做文字出来的,在我第一次发表短篇小说之前,我就已经写了数十篇短篇小说。当时还没有电脑,只能一遍一遍地抄写。当你越是艰辛,收获果实的时候就会愈发甘甜。还有一种情况,你写得很好,但老师总不用,你就告诉骆书记(骆书记在讲座现场。会场大笑)。
英文学院学生严秀琴:王教授您好!我觉得一般而言,记者都是跟着社会热点走的,哪件事情比较热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比较大,我们都会一窝蜂涌上去采访。我们受到外界刺激还是蛮多的,那么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到专心,耐住寂寞,用真心写出社会需要的稿子呢?
王慧敏: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现在这个问题也是媒体很在意的一个问题。新闻就是对最近发生事情的报道,我认为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不要太赶时髦。若是一直追求时髦,时髦舆论赶不完。
在全媒体时代(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就是别人都在浮躁的时候,你不要浮躁,不要看一时的风光。以精对新,以深对快。别人在搞新和快,我们要搞精和深,任何传播的东西,内容都是王道,一定要把内容做好。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这才是水平。而要做到“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你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去”。
中文学院学生胡燕敏:王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刚刚您说守住信念才能成功,耐住寂寞才会赢。耐住寂寞就是说我们要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耐住寂寞,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尝试其他的东西会不会忽略了一些可能更适合我们自己的事业?
王慧敏: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的确,选择的道路非常重要。你可能初次在人生道路上,对选哪条路模糊不清,这就需要沉淀一下。但也有人对道路的选择很清晰,比如我从小喜欢搞文字,那么我从年轻的时候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你在模糊不清的时候,可以允许你有多重选择,看看哪一个更适合你。如果你这一生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你还是什么都没有选择到,那肯定是自身的问题了。
商学院学生何莹莹:王老师您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听到您的讲座,我觉得获益匪浅,今天的主题是《耐住寂寞才会赢》,其实也就是说耐住寂寞才会成功,每个人对于“成功”这两个字的理解都有不同,我想请教一下您是如何理解“成功”两字的呢?怎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的人呢?
王慧敏: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成功这个概念啊,每个人的理解都有点不太一样。我在今年年后不久,写了一篇文章《自甘平庸惹了谁?》,没想到这么一篇稿子引起了轩然大波,网上包括在报社内部都争吵了很长时间。
为什么我写这篇稿子呢?春节的时候去看一个老同学,正赶上这位老同学和上高中的儿子怄气。他嫌儿子不努力,期末没考好,说这样下去会平庸一辈子。结果那孩子说,“我平庸招谁惹谁了,平庸是我的权利!”那时候我就在想,平庸到底是不是一个权利?然后我就写了这篇稿子。
如果我的子侄辈在我面前这么说,我肯定给他一巴掌。为什么呢?我的分社正对着杭州少年宫,每天晚上我散步的时候,看那些接孩子的父母,下着雨打着伞,有时候在烈日下等孩子,辛辛苦苦。有的一看他的穿着,估计家境还是很困难的,但是礼拜天也拿着汉堡、可乐,可能平时他在单位买个荤菜都要踌躇半天,但对孩子这么舍得。
我想,父母这样对待孩子,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生命都拿出来,那孩子却说自甘平庸,你想想父母心何以堪。所以说,平庸不是你的权利。作为社会来讲,我们都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地做贡献,你却在不劳而获,趴那儿不干,那我都不愿意。
你说到这个成功的标准其实都不太一样,但是你只要在你的平凡的岗位上竭尽全力,竭忠尽智做到最好,我就认为你没有辜负你的一生。
中文学院学生姜睿:王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您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您文学创作的类型也比较广泛,有历史文学《雍正自白》,有中短篇小说集《没有尾巴的故事》,还有您的长篇小说《各奔前程》,还有影视评论《屏前杂咀》。我想问一下,在您这些已经出版的作品当中,您觉得最为满意的是哪一部呢?那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作灵感还有您的创作经验吗?谢谢!
王慧敏:很好!这个问题让我很感动,这是我创作的动力。作为一个作者,有人看我的作品,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至于我以前写过的作品有没有满意的?可以说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所以我现在更要好好地写作!
在我已经发表的这些作品中如果说能说得过去的,就是刚才讲到的《各奔前程》。尽管我认为有诸多不满意,但毕竟这个小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里播出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小说是非常严格的。这部作品还获得年度节目制作一等奖。

摄影: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