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以往坐慢速火车的时间计算,从上海到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州,15小时的航程,其实便是再一次的从杭州到甘肃而已。只是这一次,跨过的不是钱塘江,而是太平洋,到达的不是腾格里沙漠,而是奇瓦瓦沙漠,一个面积等于整个英国本岛的沙漠。
关于课堂,我喜欢“墨式自由”
Kevin同学告诉我,“墨西哥=Drunk”。于不喝酒的我,大抵是醉在这开放的性情里吧。“Please tell me your opinions”,只要你的观点言之有理,老师便会说“Perfect”或是“Very interesting”。墨西哥课堂的开放和自由处处展现着人文关怀。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直接说出来,这种人文关怀在我看来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墨式幽默”。short story interpretation(故事分析课)老师分析故事时会根据剧情表演,翻白眼、坐地上,还会自嘲“如果你们要拍照,请告诉我”。
关于教授,一场新的实践
只会两句半西语的我,似乎在孔子学院是最有安全感,随心所欲的可以和大家用中文问好。我的学生是四个十分开朗的高级班汉语学习者,最小的只有13岁,而最大的却有28岁。作为初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新人,深刻记得第一节课是在晚上,忐忑的我下午5个小时一直不停在回顾我的备课本,预想学生会问些什么问题“刁难”我,生词、语法点,有条不紊的讲下来。学生临行前的一句“今天的课真有意思啊”令我欣喜万分。之后的日子里,我告诉他们中国获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事,他们在墨西哥独立日当天教我当地传统舞蹈。这是一场新的实践,我们在互相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