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浙外


英文学子再赴尼泊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英文学院 作者:胡湫池、孙福汝编辑:时间:2014-10-17

    我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学生胡湫池孙福汝邵优然在尼泊尔志愿者协会下属的尼泊尔义工之学校支教项目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尼泊尔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团队来自世界各地,英文学院去年已有一名学子赴当地进行志愿服务。
   
胡湫池“学校地处偏僻,设备简陋,即使与当地其他学校相比也显得落后。小小的一层平房容纳了两个幼托班和六个年级,六年级仅有三名学生。尽管物资匮乏,条件落后,孩子们仍对学习抱有热情。看到他们手握短短的铅笔,在皱巴巴的本子上吃力地书写时,我们不禁为之动容,为他们分发了援助的文具。当孩子们把领新铅笔和本子小心收进书包里时,开心的模样令人欣慰而又心酸。”

    孙福汝谈到,“尼泊尔孩子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教育设施落后,许多政府的公立学校缺乏训练有素的教师。在尼泊尔,孩子们每天早晨上课前会在空地集合,唱国歌,老师检查仪容仪表。我们去的那所小学(Sharee Bree Englsih Boarding School)教室没有电灯,没有上下课铃,仅靠敲钟人敲钟来提醒上下课。”
   
尽管如此,孩子们依然很快乐。他们很热情,在路上会远远地跟你喊Namaste(尼语的“你好”);他们也很淳朴,笑容很温暖,很真诚,是尼泊尔最美丽的风景。

    邵优然说道,“我服务的是一所公立学校,叫Bal Mandir Lower Secondary School。学校很小,初到学校时,学生和老师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每次上课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急切的、求知的眼神。Bal Mandir的孩子大多比较贫穷他们每天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
   
短短的半个多月,志愿者们尽其所能地让孩子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探索。“比起我教给他们的,反而是他们教会了更多东西。就像我来到尼泊尔,以为我能改变世界,最后世界改变了我。”邵优然感慨道。

照片由邵优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