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学院17级小语1班林钧溢同学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5月17日晚七时左右,林钧溢同学如往常一样下课回到寝室,在寝室楼楼下发现了一名老人,老人看上去又累又饿并有些异常。林钧溢没有丝毫犹豫走上前,询问老人是否感觉不舒服。见老人没有回应之后,林钧溢同学又发现老人身上携带着家人联系卡,上面有老人家属的电话号码,便迅速拨通了老人的儿子,即高峰先生的电话。随后,林钧溢同学将老人搀扶到了附近的朱阿姨超市,与朱阿姨一同给老人拿来了牛奶和面包,并妥善地将老人安排在一处较为安静舒适的地方以便老人休息。
高峰先生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来。原来老人于当天上午七点左右离家出走,但由于严重的中风丧失了语言能力,并患有老年痴呆症,家人多次寻找未果,还联系了公安机关展开搜寻工作。
高先生见到离家出走了12小时,步行了20多公里的父亲后万分感激,拿出现金希望林钧溢同学和朱阿姨收下,但两位坚辞不收,并表示“家家都有老人,自己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高先生遂写了感谢信,感谢林钧溢同学的帮助。
正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的“为群众做实事是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在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质指引下,林钧溢同学用此次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对青年学子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