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应外学院近期召开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
会上,学院负责人谈到,全院教师要对标《浙江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结合各学院专业需求和学生的调查问卷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学院教、学、测一体化思路,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提质增效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做法或设想。他要求老师从自身出发,顾全大局,加强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水平,把所提建议和设想融合课堂中去,上精每一堂课。各系课程组代表在发言中均表示,要深耕一门课,传递出有效的课程内容。如何上好一门课,从多方角度考虑如何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外教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兴趣,在已有的教材、授课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英语公共演讲》教师提出要增加学生语言内容的输入,纠语音、语调,强化学生英语语言书写规范,还课堂于学生,纵向深入提升学生语话题,练出学生的自信心。文化类和ESP课程教师认为学生除了要提升语言技能,更多要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对比、文化融合和学术、职业英语课程嵌入专业课程。在具体教学中,文化类课程可以采用PBL或者CBL的形式,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把课程内容作为一个项目来做。ESP课程可实行线上线下相结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式教学,创新混合式教学课堂改革。《综合英语》课程老师认为,作为基础课程,理应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能在日常情景中基本能做到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明、译得顺,为浙外“+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本课程的功能及效用。
接下来,学院将强化责任、狼抓落实,重视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和反拨作用,增强系的管理执行力,“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常识”,深耕细作,上好课、建好课,真正为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自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