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院标院训的故事】博勤东观 语译通远



东语学院院标院训展示

来源:校全媒体中心 作者:方念迪编辑:杨秀中时间:2019-06-04

博勤东观  语译通远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望院C时,东语学子早已开始了晨读。各国语言在这里交汇,与墙壁上的院训“博情东观,语译通达”相映成辉。

  “博勤东观”分别取自《管子·权修》《荀子·劝学》《论语·微子》《左转·僖公三十年》等,它既指勤于学习广博的知识,也指勤于审视广博的事物。“东观”是汉朝珍藏典籍的地方,在这里指图书馆或知识的宝库。东语学院致力于传授学生们东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们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这正是以“东观”为基础。“我觉得学习语言的人,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自己的身份是中国人,始终不能忘记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论将来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中国的声音传播给世界。”东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语译通远”取自《广雅》《说文解字》,指学习语言能够沟通各地。“通远”则有通达四方、恒灵久远之意,明确表达出对东语学子遍历四方,架构起沟通之桥的殷切希冀。“博勤东观,语译通达”,这简单的八个字简洁明了而深刻的表达了东语学子立足于中华文化之根,勤奋学习以掌握外语知识,并担任起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的远大愿景。

  院标设计别具一格,以蓝色为底色,象征着大海的广博,喻指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正中间采用书法体“東”字,与中华文化巧妙结合,不仅凸显了东语学院的特色,同时为整个设计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東”字的一笔一划取自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中的“东方”文字元素。这代表了四个小语种组成了东语学院大家庭,也体现了学院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同时,“東”字也代表了东语学院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根本,在立足中华文化的根本上,取其他文化之长补自己文化之短的理念。

  一句简洁的院训和一个独特的院标被东语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更是凝聚了学院全体师生的智慧。从征集想法到最后定稿,总共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院训和院标象征着一个学院的形象和办学理念,所以一定要有十分鲜明的学院特色,为此,学院面向所有在校的以及毕业的东语学生发出了征集令,甚至在优秀校友返校的表彰大会上征求意见,并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收到了多幅作品。学院专门召开数次的全院教职工会议。通过一次次会议,一次次详细的PPT解析和投稿者讲解,以及与会者举手表决,最后的决议可以说是体现了师生最广泛的意见。为了使院训能表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东语学院师生不断地反思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在拷问自己:学院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学院的特色又是什么?终于,在一切问题都得到答案后,院标和院训应运而生了。

  院训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点,它更像是一种警示、一种精神、价值和行为的引领。正如学院相关负责人所述,院训是理念,也是目标。对于一个外语学院来说,学生们在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因此拥有一个共同的内核是非常重要的。在院训所体现的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学院持续深入推进“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举行了师友沙龙、暑假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实效。而院标是学院特色最直白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它也是所有东语学子的精神寄托。无论身处何处,只要看到这代表学院的象征,心中便会涌起无限的温暖,进而获取继续前进的勇气。因此,院标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一种方式。

  在院训精神的指引下,东语师生不畏艰辛,投身于学习东方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康庄大道上。他们想成为一块“海绵”,汲取吸收外国语言文化;他们想成为一个“喇叭”,努力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