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架


《中国学习者英语歧义词习得研究》(李海龙)



来源:应外学院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20-10-23

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老师爱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著作介绍: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99月出版。

本书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加工中的歧义效应出发,利用词汇判断任务、翻译识别任务和语义启动范式的词汇判断任务等实验研究了二语歧义词的心理表征及其发展。主要研究发现可以归纳为:(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线加工英语歧义词时存在歧义优势,但不同类型的歧义词在歧义效应上强弱有别,这可以从不同层次心理表征之间交互的角度进行了解释;(2)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隐喻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相关度减弱而转喻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相关度增强,这可以从不同类型多义词的意义引申机制角度解释;(3)跨语言词汇加工中存在两种语言的交互作用,低水平学习者对二语次要联想词的激活更容易被强势的一语抑制,而在相同条件下高水平学习者一语对二语的抑制作用大大减弱;这体现了语义表征的重构过程,即学习者会比照二语认知方式重新组织心理词汇中的语义表征。

通过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歧义词的加工,并依据二语的不同层次心理表征之间的交互以及一语和二语之间的交互作用,本书阐明了学习者歧义词语义表征提取和语义知识发展特征。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能为提高学习者的词汇理据意识,优化词汇学习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李海龙,男,博士,我校应外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校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出版译著1部,在《英语世界》等刊物发表译作数篇;主要教授《新闻英语阅读》《实用英语翻译》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