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译著简介:
本书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波]扬·艾凯尔编订,周炜娟译。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钢琴音乐为主,既有表现民族性格的玛祖卡和波洛奈兹舞曲,有充满戏剧性激情和史诗般气魄的叙事曲、谐谑曲和奏鸣曲,也有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夜曲、圆舞曲和船歌,还有寓意深刻而结构精炼的前奏曲和练习曲。肖邦的音乐真实地记载了个人的感情经历、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感情体验。
在中国,肖邦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作品被成千上万的演奏者广泛演奏和研究。而这些演奏者对音乐的诠释则千差万别,为使中国读者正确地了解肖邦作品的真实面貌,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波兰国家版《肖邦钢琴作品全集》。该版本由当今世界上肖邦研究的权威艾凯尔编订。他是一位学识渊博、作风严谨、趣味独到的学者,不仅拥有一手资料,还掌握了几乎所有的版本,包括公开出版的作品集、手稿、学生用谱及一切有关肖邦的文献。如今,多数世界性国际钢琴比赛,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等均推荐采用艾凯尔编订的该版本。相信本书能帮助大家真实体会肖邦音乐的独特魅力。
译者简介:
周炜娟,女,博士、副教授,我校艺术学院教师。2005年获上海音乐学院文学博士,师从沈旋教授。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及钢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等。曾参与《西方歌剧辞典》的编写,发表《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勋伯格D小调弦乐四重奏(op.7)的主题构建》,《论贝多芬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中的三度运用》等数篇论文。
点击页面右下角
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