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架


《<左传>赋诗研究》(毛振华)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6-01

  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著作介绍:
  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
  春秋是先秦文化史和《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诗》的进一步丰富、流传,以及在历史汰择过程中逐渐定型并得以广泛应用的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见其志,此时《诗》一方面仍是与礼、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逐渐凸显出文字意义上的独立倾向,这些都丰富并促进了《诗》学文化体系以及话语系统的发展。
  本书以《左传》所载“赋诗”、“歌诗”、“诵诗”等“用诗”史实为基础,探究春秋《诗》学发展状况及文化特征。系统辨析赋诗中《诗》的篇章形式、赋诗者的身份、赋诗的场合与时间分布。深入论析赋诗机制产生的渊源与流变,赋诗与春秋解《诗》之学,赋诗与《诗》的权威性和经典性地位的形成,以及赋诗断章中的拟古精神。详细考论各诸侯国通过赋诗活动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并把此一议题上升到文化地理学方法论的高度,探究地域性《诗》学活动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演进规律,在宏观的历史透视与政治文化意识下研讨各国《诗》学风尚与审美意蕴,全面系统地揭示春秋时期各国赋诗特点。
  本书曾获2012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作者简介:
  毛振华,男,博士,副教授,我校中文学院教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日本汉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151第三层次培养人才。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