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架


《译者的介入——张爱玲文学翻译研究》(王璟)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10-12

  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著作介绍:
  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7月出版。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也是重要的译者之一。著作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以翻译家张爱玲的作家、女性、流散者三种不同身份为切入点,对张爱玲的文学翻译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著作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张爱玲的翻译实践及相关研究的整体概述;第二部分阐述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及她书写普通人的创作思想,分析她的创作对于翻译实践的影响,包括对原作的解读和翻译策略的制定,探讨张爱玲的翻译实践对其创作语言、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的丰富和拓展,指出作为译者兼作家的张爱玲,其创作和翻译实践互为借鉴;第三部分探讨张爱玲自觉的女性意识及其形成过程,分析其性别意识对于翻译策略的影响,包括在译文中消解男性中心主义和体现女性意识两个方面,并且对比张爱玲具有性别意识的翻译实践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之间的异同,指出作为女性的译者张爱玲,她的翻译实践表现出了突出的性别意识;第四部分研究张爱玲作为流散者的生存和精神境遇,分析她的翻译实践如何表达这一特殊处境,指出翻译是流散者张爱玲融入主流社会和保存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第五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
  通过上述研究,作者认为,在张爱玲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内部因素是影响翻译活动的最直接的因素,译者介入了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弘扬。
  作者简介:
  王璟,女,博士,我校英文学院副教授,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杂志审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在《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并有译著和专著出版。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