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著作介绍:
本书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6月出版。
“普罗小说中之白眉”“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软性电影论者”“汉奸文人”,这一个个的标签被粘贴在同一个体身上,他就是穆时英。18岁成名,28岁离奇身亡,穆时英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划过天际。传奇的人生,过人的才华,汉奸的罪名,留给读者的是一个个的谜团。本书从都市文化的视角对这位天才作家及其创作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穆时英作为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独特存在,其创作与30年代上海现代都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上海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所造就的多元文化氛围中,穆时英开放包容地接受多元文化的交融影响,其创作与思想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作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参与者、观察者和表现者,其创作又彰显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多元和驳杂。
本书在人生与创作、宏观与微观、现代与传统、先锋与通俗、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阐释论述中,呈现出了作为独特而复杂存在的穆时英的立体化的人生与创作,客观评价了穆时英对于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意义和贡献。
作者简介:
陈海英,女,教授,博士。我校中文学院教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等,曾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点击页面右下角
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