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架


《童年》(姜希颖)



来源:宣传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4-20

  编者按:我校教师专心教育、全心教学、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融贯东西,做经世文章,著书立说,传致用典籍。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学术氛围,更好地宣传我校教师的主要科研成果,学校特开辟“教师书架”专栏,依次介绍教师的著作,阐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弘扬他们的学术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译著简介: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6月出版
  高尔基(1868——1936)是二十世纪俄语文学的杰出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曾评价他为“一位宏伟的艺术天才”。高尔基的作品从1907年就开始被引介到中国,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鲁迅先生生前就对我国翻译出版高尔基的作品十分重视。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故事开始于“我”童年时的一天,“我”大病初愈,看护“我”的父亲却不幸染病身亡。“我”跟随母亲投奔外祖母家,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舅舅的凶残自私、外公的悭吝贪婪让“我”目睹了人世间的残酷与丑陋,幼小的心灵因此深受打击而震撼不已;只有和蔼可亲的外祖母是“我”苦难童年唯一的守护神,对“我”体贴疼爱,给“我”讲诉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我”从中汲取生活的养料,并将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埋在内心世界里。
  本书通过小主人公天真懵懂的孩童眼光,用清新自然语言、冷峻现实的笔触,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十九世纪中下叶俄国的社会风貌及民风民俗,真实再现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百姓野蛮、愚昧、污秽、令人窒息的黑暗生活,写出了作者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译者介绍:
  姜希颖,女,我校应用外语学院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美国文学和英语教学等,主要翻译作品有薇拉·凯瑟的中短篇小说《福岛宝藏》《白色金字塔传奇》和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等。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