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爱学生先进个人


社科部张江伟老师



来源:社科部 作者:编辑:樊朝刚时间:2017-06-02

编者按:
  为进一步激发师生“爱校、荣校、兴校”热情,营造“大爱浙外”浓厚氛围,形成“老师爱学生爱学术,学生爱学习爱学校”良好环境,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学校开展了“老师爱学生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经各单位推荐,学校审定、公示,确定王忆停等20位老师为“老师爱学生先进个人”。现按姓氏笔画为序,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介绍。请全体教职员工向他们学习,进一步做好育人工作,做“四有”好老师。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为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社科部张老师在上学期组织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读书沙龙。从上学期第三周开始第一次读书会,一直延续到第十四周。读书会每周五晚上六点半开始,一直到九点结束,地点是社科部办公室。
  张老师谨遵学术规范,特别强调读书会的思想性与学术性。他带领学生阅读,选择的文本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许明龙的版本。具体读书的方式每周先公布阅读的页码范围,让学生自己预习。正式读书会时,规定每个学生轮流朗读几个自然段。比较大的自然段就只是一到两段,比较短的就是三到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张老师会逐句逐段地讲解,剖析其中大意,以及在思想史传统中的位置,与前后人的差异等等。讲解完后,下一个学生接着朗读接下来的几个自然段,再讲解,以此类推。这种读书法比较慢,一晚上最多十页左右。这种方法就是如今比较流行的句读法。偶尔也会留十到二十分钟让学生提问题。
  之所以选择这个文本,张老师有几个考虑。首先,这个文本非常重要,作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祖宗级”文献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奠基石,这本书仍然没有过时。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不少关于孟德斯鸠的论文产生。其次,这个文本社会科学的色彩比较浓厚,其中有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例子。学生读起来不会感觉太过晦涩。尤其是有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的材料,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读起来会比较有趣。再次,这个文本和张老师本人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关系。是张老师研究领域的重要外围文献。
  张老师认为,句读法比较流行,业界一些前辈比较推崇。张老师在浙大求学时,虽然也有读书会,但读书会无老师主持,也不阅读讨论义理,主要是讨论翻译。在其他地方,张老师也没有亲身参加过句读式的读书会。他只是大概地从网上知道有句读法这么回事,也大概能领会句读法的好处。第一次读书会之前,张老师心中比较惴惴不安。毕竟句读法对领读者的考验是比较高的,张老师之前没有实际做过,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甚至做好了搞第一次就散会的思想准备。结果第一次下来,他发现还行,第一次读书会也就是读了四五页的样子。
  后面十次读书会还算顺利,虽然学生来来去去,但是有一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学生还是稳定下来了。“通过参加张老师组织的读书会,我们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张老师带领我们逐字逐句读经典、谈体会,这种读书方式,深受大家欢迎。”学生们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