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故事


考研路漫漫 心定方走远



来源:校全媒体中心    &nbsp 作者:陈洁    编辑:杨秀中    时间:2019-05-09

  编者按:钱塘清嘉,和山苍苍。在葱郁山色的环抱中,在潋滟湖光的掩映下,宁静优雅的浙外校园跃动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们春风化雨,播种桃李芬芳;他们求知若渴,徜徉知识海洋;他们搏击奋进步履匆匆,他们潜心钻研枕经籍书;他们三尺讲台孕育智慧,他们广阔天地书写华章...... 这里是读书治学的净土,这里是逐梦奋进的热土。 在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里,浙外人意气风发描绘多彩画卷,谱写动人篇章,迈向灿烂明天。
  学校推出“浙外故事”系列报道, 展现浙外在“三地”建设进程中一段段精彩的剪影,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讲述浙外人自己的故事,传播浙外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项奇军英文学院2015级英语师范2班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梦为努力浇了水。”当看到自己的考研复试成绩时,项奇军以这句话更新了自己的空间动态。

  回想起备考的一幕幕,项奇军意犹未尽。“什么!你要考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很难考的,你可要想好啊!”当时决定报考上外时,同学担忧的声音还萦绕耳旁。其实,同学们的忧虑不无道理,上外竞争激烈,可上外像块磁铁吸引着项奇军,让他有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只要自己肯付出努力,认真复习,就是有希望的!”他默默地给自己打气。

  每天早上7点,项奇军铁打不动地来到望院B教室,这里是他备考的根据地。考研规划日程表醒目地矗立在桌前,这是项奇军根据报考学校、专业以及自身情况制定的。计划为期十个月,一共三轮,每一轮侧重点都不同,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强化巩固,第三轮做题提升。项奇军认为,凡事预立,把备考日程具体化,可以让他更加从容备考。

  复习、复习、复习,对于备考的学生而言,这是每天的主旋律。“但是总有一些科目是我不擅长的,比如英语。花了很多时间,进展却很慢,而有的同学却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复习。”项奇军对英语刷题经历记忆犹新。

  2018年9月,项奇军回到母校高中实习。由于没有休息好,加上备考的进度困扰,他失眠了,备考效果不是很理想。“我觉得自己要来不及了,还有好多没复习完。”“上外竞争这么激烈,我到底能不能行?”这两句话在项奇军的脑海里反复出现。幸运的是,英语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办公室里,“老师,我该怎么办?”项奇军焦虑地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困境,老师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奇军,要学会轻松,心定方走远!”老师的一席话,瞬间融化项奇军的困惑。此时,他意识到,进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备考进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调整,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进度。

  初试时,在第三场英语综合考试中,项奇军遇到了一点小插曲。试卷题目难度大大超出了预估,生词量多、阅读理解题生涩难懂,让项奇军开始隐隐不安。“咳咳、咳咳”,安静的考场忽然咳嗽声频频,试卷上的英文开始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考场的气息让人有点眩晕。深吸一口气,项奇军尽可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心定方走远”,他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慢慢的,耳畔的声音似乎小了点,试卷上的英文单词也变得亲切起来。“滴答”“滴答”时间指针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把题目顺利做完!好险啊!”项奇军长吁一口气。

  复试如期而至,当一个人面对好几个老师时,紧张感迎面而来。但是,项奇军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项奇军,心定方走远”。复试的内容主要是拿到一段材料,然后朗读分析以及回答专业问题。答题的时候项奇军很平静,好像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把积蓄的所有力量释放出来。事实上它决定着他在目前人生十字路口上最艰难的一次选择,可他却仿佛卸掉一身重担般轻松起来。项奇军脑海里闪现着过去灰头土脸的一年,望院B的教室、漆黑的夜晚、充实的日程表等等,不知道所有的付出是否终将只是竹篮打水、南柯一梦,可他依然享受它,享受这一切,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要坦然面对。想到这里,项奇军的声音愈发地自信,思维愈发地活跃,一口流利的英文在考场回响,最终,项奇军顺利地完成了复试。

  “录取名单出来了,我被录取了!”项奇军开心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回想起自己的考研之旅,“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良好的心态。”项奇军说,因为你想拥有更好的,所以,你选择了考研;因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所以,你选择了等待与坚持!最后,他衷心地祝愿大家,“愿岁月不辜负你我,换来的除了前方的光明还有成长。”

 


  记者:陈洁(电商学院、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杨秀中

采访时间: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