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野


教育的境界决定教育的高度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7日 14版) &nbsp 作者:刘道玉    编辑:樊朝刚    时间:2015-04-21

   境界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但归根则要溯源到佛教,因为佛陀修行必须达到一个超越尘世的极致的境界。清代鸿儒王国维创立了“境界说”,他曾经精辟地说道:“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他把境界提升到“本”的高度,从而阐明了境界的极端重要性。他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柳永诗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诗句);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诗句)”。其中,“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应当是点睛之笔,是学者们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营造一种超然的境界,从事教育工作也必须要有一种极致的境界。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文学家、教育评论家傅东缨的《教育大境界》,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时隔7年,2014年11月,《教育大境界》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了修订版,作者以大境界为主线,从高师到家庭教育,从星汉灿烂到未来教育,都有精辟的论述。我又一次浏览了这本书的重点章节,虽然曾经写过一篇感言,但似乎意犹未尽,故再抒发我的一些阅读心得,并借以向广大读者推荐。
  教育中最没有人怀疑的教条是,教育就等于学校,要接受教育就必须按部就班地逐级进入到学校读书。那么,我不禁要问:在学校出现以前,人类的文化知识是怎样传承的呢?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比中国孔孟更早的古希腊以泰勒斯为首的七贤,都是怎样成才的呢?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著名发明家、科学家、作家等,他们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待教育,破除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克服教育的保守性、公式化、标准化、功利化和形式化,树立教育的大境界、宏伟的教育观。
  什么是教育的大境界?我认为,教育大境界就是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功利的境界。这使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第28任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她在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主要对现在负责。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这就是大境界,哈佛大学高就高在这里,中国很少有大学具备如此境界,也没有一个校长能够发出这样掷地有声的宏论,所以我们缺少大师,也没有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近现代也没有出现过国际公认的科学学派。
  说到底,教育大境界就是面向未来,一所大学惟有培养出仰望天空的人,而不是眼睛盯着脚尖下的蝇头小利的人,那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式的人物,惟有他们树立大境界,大学才会有杰出的人才,才会有传承千年、百年的学问诞生。
  除了校长以外,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人,他们也必须树立大境界的理念。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才能解放学生。法国一个教育家预言:“21世纪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让教师闭上他们的嘴。”这就是说,讲说章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过时了,大学教师必须转变其职能。自学成才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果教师们真的都闭上了嘴,那他们都干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大境界,我认为是“启”,也就是启蒙、启迪和启发,这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而不再是满堂灌输知识。教师怎样进行启迪呢?他们以智慧启迪学生们的心灵、智慧和想象力,这些才是决定学生们未来成功与否最关键的素质。
  那么,学生学习的大境界又是什么呢?我也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个字就是“悟”。古人曰:学必悟,悟而生慧。智慧与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属性。其实,大学生学习的优劣不在于分数和学历之高低,而在于悟性之有无。一个人即使有高学历和高学位,如果没有悟性,那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的;反之,一个人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如果有悟性,那么他们也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这类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我国教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分数万岁”“学历至上”,相当多的人心态被虚荣心所扭曲。教育的本质是启蒙和解放,我们必须把广大青少年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温《教育大境界》有感,借以呼吁我国教育界同仁们,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笼,树立教育大境界的胸怀,只有大境界才能提升教育的高度。可以肯定地说,有什么样的教育高度,就会有与这样高度相当的人才。
  大师在高处,传承百年、千年的学问在高处。惟有以教育大境界的理念办教育,才能把教育提升到高处,方可能收获杰出的人才和传世经典的成果,也才能有智慧应对当今危机四伏的世界形势。(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