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学校举办学生危机干预专题心理工作案例分析会。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党组织副书记、辅导员,以及校内外的观察员等4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会议通过典型案例研讨、技术聚焦分析、案例运用练习、专家深度指导等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的形式,为学工队伍提供了“学、练、研”一体的培训研讨。现场
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案例研讨环节,参会老师围绕选取的近期案例,分小组就案例处置策略展开积极讨论,重点就危机处理的流程、事件风险等级研判、家校沟通等进行深入研讨,为案例处置和评估跟踪、家校协同提供了更完善、详实的思路和建议。在技术聚焦环节,2位辅导员分别以“心理危机事件等级研判”“学生个性化问题如何进行辅导”为主题,梳理了心理危机风险研判要素和“识别-评估-跟踪”全流程,分析了心理工作中学生自身关切处置介入的触发点、尺度、角度。

分析会上,各小组随机抽取危机案例,就具体情境的危机处置分析思路、提出策略、明确步骤,通过现场“以练促能”,对不同类别的危机处置进一步明确了处置原则、步骤规范、协同强化等。
“有时耐心倾听与共情陪伴比急于‘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引导学生看到问题之外的希望。”“要关注学生具体画像的价值,深挖现实问题根源,从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等多角度了解学生。”“要注重危机处置中‘生命至上’底线以及‘协同联动’的重要性。”来自我校学工部、学生处的相关负责人,校心理学专业教师,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为分析会提供点评和建议。
从案例研讨到实战演练,从经验共享到专家赋能,本次心理工作案例分析会以“沉浸式”学习、“场景化”训练、“专业化”指导,为学工队伍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心理育人机制,以更扎实的实务本领、更温暖的育人情怀,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摄影:季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