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外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专项实践为载体,用实践厚植理想,用双脚丈量热土,学、思、践、悟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学校特推出系列报道,记录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的别样风采和青春感悟。
“从书法的笔触到蒸笼升腾的热气,从黄茶的馥郁到西语课堂的欢快,每一个感官体验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国乡村共富的大门。”浙外西班牙籍留学生安龙(Álvaro Pacheco)这样描述他参加西语学院“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中西大学生实践团的经历。7月14日至20日,实践团队走进缙云县大源镇,聚焦当地山水人文,探索“乡村文旅共富”的国际传播新范式。

学习采茶炒茶、亲手蒸出大源馒头、挥毫泼墨、临摹丹青……“很难想象,这些手工艺如何穿越几百年保留至今,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安龙手中变得温热、具体,散发出生活的香气。为了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乡村的魅力,团队计划以安龙的视角为线索,拍摄国际传播短视频。“我要用视频记录这些珍贵的画面,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最美乡村的故事!”安龙的话给了团队拍好视频的信心。“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西班牙语讲述一个中国村庄的故事。”24级意大利语专业的吕依一表示,“拍摄视频时,我发现课本里学到的语言,在大源的山水和人文里,真的有了情感和温度。”在安龙和队员们的努力下,《西班牙人带你游大源》短视频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团队还设计开发了多语种“打卡地图”,满足不同语言受众的需求。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还用西班牙语教大源小学的孩子们介绍家乡,鼓励他们讲述村庄的趣味故事。安龙兴奋地说:“比起打卡式体验,更让人难忘的是与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在用孩子们的话语讲未来的故事。”23级西班牙语中外合作班的周子涵认为,这样的双向文化播种,是外语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使命。
后续,团队还将聚焦大源文旅国际传播提出对策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大源镇党委参考。“感谢实践团队,让世界青年感知大源的自然生态之美、非遗技艺之精与人文底蕴之厚,聆听这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大源镇党委书记对团队给予高度肯定。“这是一次践行外语青年使命担当的社会实践。”24级意大利语专业的林思彤在实践结束时写道:“外语学子是文明互鉴的使者,有责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自2021年起,西语学院已连续五年组织学生赴大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未来,双方将着力搭建党建共同体平台,发挥好外语学科专业优势,为助力大源故事国际表达贡献浙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