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以研学为纽带,助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涂梦悦、冯悦、余婧可编辑:张志华、郑周璇时间:2025-08-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岭’听自然,‘育’见未来”——自然科普小队携手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自然教育基地,联合举办“寻宝吧——一张地图里的博物馆”研学活动。

寺坞岭“山与自然”空间地处群山环抱的寺坞岭区域,其所在山岭有着独特的生态发展轨迹。团队紧扣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和自然教育定位,开发户外定向研学课程,将生态教育与语言学习、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领青少年走进自然、感悟生态,搭建了生动的“大思政课”实践平台。

团队开发的研学课程采用PBL探索模式,将知识探究、技术融合与自然体验有机结合,帮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为乡村自然教育提供了可推广的范本。研学活动中,团队创新设计“名字拍卖会”,引导孩子们认读百合科、十字花科等20类植物的英文名称;以“特点抢答”“诗韵比拼”的形式开设竹子主题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组织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开展户外探索,理解生物保护原理与植物繁衍智慧……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程和活动,既帮助孩子们立志成为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传播者,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寺坞岭的生态资源与自然魅力,有效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及当地生态保护与教育、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该地建立浙外“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马院党总支负责人表示,大自然是最生动的思政教科书,马院将持续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青少年在生态探索中厚植家国情怀,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成长动力。

摄影:欧阳芯萍、赖舒怡